第461章 大战起:哄堂大笑和大将军正德(四)(2 / 2)

只有在民间,皇帝才能随心所欲的做事。

朱厚煐才知道,世祖皇帝多么英明。

奈何,一手好牌被他爹打得稀烂。

朱佑梐年轻时候可不是这样的,老了老了变成了这样,当上皇帝后更是放飞自我。

为了身后名,带着朝臣一起搂钱,没谁了。

他唯一做的不错的地方,是皇权没丢。

他没傻比呵呵地把皇权拱手相让,这可比哄堂大笑强多了,哄堂大笑把皇权都让出去了,能不是好人,能不是好皇帝吗?

国内危机成这样。

国外能好到哪里去?

这场持续十年的大萧条,榨干了全世界的元气。

正德四年,土耳其上的辽国和韩国打了起来。

隋国和卫国(巴比伦帝国)开战。

世界乱象已生,战争是缓解萧条的唯一方式。

而且,距离朱见漭所说的二十年,已经又过去三年了,全世界已经进行了二十三年的能源竞赛、军备竞赛,为战争已经做足了准备。

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老一辈人早已凋零。

厚字辈的,都是老年人了,如今锋芒毕露的是载字辈和翊字辈的。

正德四年,国际还是小摩擦。

到了正德五年,大元对法国宣战。

大元皇帝朱佑樘,在正德四年病逝,初登大宝的朱厚照,自封为天命大将军,兵锋直指法国。

法国皇帝朱佑杬,早在弘治十三年的时候就死了,如今坐法国皇位的是修仙皇帝朱厚熜。

朱厚熜已经坐了十年皇帝。

这十年来,法国拿下了对面的英国,偷偷移民去冰岛,占据了冰岛,大明在欧洲的遗产,都被法国拿走了。

这几年,法国想恢复全盛时期领土。

哦,这个全盛时期,说的是原法国,路易家族的领土,不是朱家的,但现在路易家族的法国的法统,在法国。

这话挺绕的。

反正法统就在朱厚熜手上。

他现在想收回来所有领土。

也不打算跟着大元当孙子了,在正德三年的时候,朱厚熜登基称帝了,成为法国大皇帝。

他特意加了一个大字,区别于其他皇帝。

当时大元皇帝朱佑樘病重,没时间管他。

所以,到了正德五年,朱厚照对朱厚熜宣战,发起了攻击。

朱厚照VS朱厚熜。

值得一点要注意,朱厚熜年纪小,小朱厚照16岁呢,当皇帝时间也早,但朱厚照应该不会被溺死了。

这对兄弟间的争锋,让西欧彻底乱起来。

同年,赵国对商国宣战,东欧也开始战争。

大明理应可以独善其身的。

朱厚煐也做好了恢复经济的准备,并且一再在国际上承诺,大明充当调停宗主国,并不会主动参战。

结果,在正德六年,秦国和晋国,对大明宣战,魏国对大明宣战,宋国对大明宣战,周国对大明宣战……

诸多邻国,同时对大明宣战。

这让朱厚煐措手不及。

根据他的推算,大明可能会多几年备战时间,用这几年接别的国家的军事订单,缓解国内的金融危机。

却没想到,各国都打仗了,大明还无法独善其身。

朱厚煐被迫积极参战。

论打仗水平,他连他父亲朱佑梐都不如,但还是赶鸭子上架,开战。

他效仿祖父宪宗皇帝,御驾亲征。

朝中官员苦劝,因为朱厚煐没有过战争经验,而且大明是四处开战,战场不是就在一处,皇帝御驾亲征,其他战场谁来统筹?

皇帝还是该坐镇中枢,统筹战争即可。

朱厚煐还是听劝了。

可战争却大大超乎他的预料,本以为战争会在两到三年内结束。

可到了正德九年,战争还在拉扯。

战局规模越来越大。

参战人数越来越多,如今大明参战人数已经超过了六百万人。

经济方面,出现了短暂的繁荣。

可消耗的却是大明国力。

朱厚焕想集中力量,打垮一个国家,先打垮印度,重新掌握印度,把粮食掌握在自己手里。

可是,在正德八年,大元和法国讲和,联合出兵,增援印度秦晋两国。

在正德九年,孟加拉海战,大明海军惨败。

四大水师被打垮了一支。

从弘治元年开始,大明就积极建设海军,每年都要投入海量的军费,建设海军。

这几年不停演习,却没想到,自家海军这般不堪一击,在家门口被干翻了。

这场海战失败,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美太两大洲国家也开始参战。

本以为是世界大战,最后变成了瓜分大明的战争。

大明需要面对来自全世界的敌人。

全怪朱佑梐搞得大萧条,让大明再次成为众矢之的,朱佑梐死了,舒服了,留下个烂摊子。

正德十二年,大明总出兵人数达到了1200万人,燃烧的经费高达1500万亿。

等于说,大明每年的全部财政收入,全部投到军费中去,还不够呢。

大明还能坚持,靠的是国家底蕴。

战火烧到了边疆省,波及百姓上亿人。

经济也在短暂小**之后,就开始全面滑坡,因为海上全是军舰封锁,大明的商船无法出港,等于说外贸全部被切断。

仅靠国内经济内循环,支撑战争费用。

全世界各国,也是咬牙支撑。

大家赌的就是国运。

大明败了,天下各国就能靠侵吞大明回血。

如果藩国败了,大不了再等二十年,再来吃一次便是。

大明也得咬牙苦熬。

这几年,朱厚煐肉眼可见的衰老,他现在都快拿刀逼着权贵,把钱拿出来,砸到战场上去。

因为实在没钱了,国库、内帑空空如也。

要么加派给百姓。

要么割权贵的肉。

朱厚煐不敢搜刮百姓,因为这几年民怨很大,民间对朝廷已经非常不满了,几乎每年都有上百起造反发生,大明已经七十年没有过造反了。

权贵的肉也不能随便割,都是欠条,等着战胜再还。

正德十三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算是告一段落了。

最终以和收场。

却燃尽了很多国家的国力,比如大明,大明的国力就被榨干了。

也有国家藏小心眼,没有使出全力。

比如乾国。

在吕宋和谈签订之后。

乾国忽然出兵攻打凤殷和代国,仅用了三个月,就吞并了两国,乾国成为非洲第一大国。

大汉也是这样,趁机翻越撒哈拉沙漠,吞并北岸的几个小国,并且联合乾国,吞并了代国。

又联合出兵,吞并了崇国。

非洲大陆上,就剩下两个强国,大汉和大乾,彼此虎视眈眈,准备独霸非洲大陆。

北美洲也是,大顺灭国、豫国灭国、襄国灭国。

北美洲就剩下三个霸主,夏国、越国和燕国,禹国则保持中立,不敢搀和进战争里去。

南美洲还好一点,只有荆国灭了。

大洋洲也不消停,吴国被灭,大陆上只剩下郕国和周国。

趁着全世界战乱的时候,大明迅速回血,积攒的商品出口各国,快速恢复战后秩序。

这次瓜分大明的战争,大明战损700万人,赔进去的钱不计其数。

大萧条、金融危机,将近十年的战争,大明的元气真被榨干了。

幸好,全世界各国都参战了,并没有一个国家当老银币,等到各国消耗得差不多了,出来捡便宜。

也幸好,黄海填海工程成功。

北方加高工程成功,青海省能够种地了,乌斯贜的气温回升,导致雪山大规模融化,下游水资源充沛。

国内种植的粮食,勉强够62亿人食用。

因为战争,大明共有1.7亿人不幸罹难。

主要是炸弹轰炸。

战后的大明,满目疮痍,想恢复元气,起码需要三十年时间。

这场战争,反而让明人活明白了,不生孩子,省着孩子到这世上遭罪。

从正德七年之后,生育率暴跌。

战争让大明失去了信心。

到了正德十三年,六十多亿人口的国家呀,出生人口居然只有1700万人,低得令人发指。

可朝廷没工夫管这些了。

生育率降低,对恢复战后重建有好处的。

别说民间没信心了,朝中也没信心。

这一战,把大明的精气神打没了。

无比富强繁荣的大明,却被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围攻,长达七年的战争,让大明变得无比衰落。

世界霸主还是世界霸主,因为世界都衰落了。

但再也回不去之前的繁荣了。

世界总人口120亿人。

一场战争过去,人口暴跌到了101亿人,一共有19亿人罹难,战争实在太恐怖了。

世界经济,退化到了景泰五十年左右。

大明退化到了景泰六十年。

最可怕的是人们没了信心。

都不想活了。

即便战争结束,那种提心吊胆的日子还是没结束,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轰炸机跑到腹地,轰炸平民。

战争简直太残酷了。

正德十四年,朱厚煐关起门来,不理会纷乱的世界,切断和世界的联系,积极恢复大明经济,重新建造被轰炸为废墟的城市。

可是,重建得花钱呀。

钱从何来?

还得从权贵身上想想办法。

结果,就发生了明中第六大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