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钱足够,才能养活更多人与兵。
才能为他上位扫平障碍。
至于戴冰甲所谓的名正言顺。
山西,拳头大,才是名正言顺!
就这般,三日之后,戴冰甲继续带着镇西军北上。
这一次就没有跟之前一样遇到阻拦就屠城了。
安然过境。
至于他们后来抓捕的奴隶、贵族,也没人去赎买。
因为没必要。
山西这边的小邦林立,各自为政,癸雪生能力再强,也只是勉强在贡赋上达成了协议。
大家还是各玩各的,税赋统一上缴给土王,仅此而已。
燕国的行人,早就过来打过招呼,顺道归乡的时候,还会采买他们的商品。
镇西军,还是很有钱的。
反正很多东西带回去也没几个钱,不如半路上冲抵消费,皆大欢喜。
终于,经过一个月的跋山涉水。
燕七年正月十五,灯笼从大同城东二十里外,就一直照亮了镇西军归乡的路途。
辛屈亲自站在十里亭,看着不断传来欢呼、喝彩、哭喊的人。
“英雄!你们都是卫国戍边的英雄!”
“好样的!小子!没有丢你阿翁的脸!”
“阿父!阿父!儿好想你!”
这十里,无数声音,无尽喜悦,让离家三年的镇西军上下,无不泪目。
他们只觉得,似乎远征在外的辛苦,一切都值得。
与辛屈带着军队西征所获不同,西边不耐打,辛屈带兵过去,就是作威作福。
袍泽的死亡,也被庞大的收益,彻底冲淡。
可镇西军直面的可是大邑商。
厮杀与死伤,都不是小数目。
他们虽然也有收获,但带回来的东西并不算多。
为了不让他们产生落差。
辛屈就动用了欢迎仪式这一套路,既然收益不够,那就荣耀来凑。
人活在世,无外乎名利二字。
现在就是给他们正名,给他们荣耀,同时加强所有人的纽带。
直到,戴冰甲带着一干霸府副将、幕僚等,站在辛屈面前,施礼:“参见主君!吾等,携镇西军上下,归乡!此乃,兵符!”
戴冰甲将一对兵符全部送上。
辛屈伸出手,拿来看了看,然后放在后边的托盘上说:“免礼。一并随我祭祀兵主。”
“是!”
众人齐齐应诺。
起身跟着朝前走,鼓乐等声调一起,原本还欢呼、嘈杂的声音都被压住。
接着一干人来到了临时搭建的祭台,将兵符放在案台,开始祭祀天地社稷与兵主的神位。
等走完流程。
兵符再一次一分为二,一半交给戴冰甲,另一半辛屈拿走。
兵符这玩意儿的神圣性,也是在一次次祭祀之中,才获得的。
至于为什么这么操作。
无外乎利用神圣性,加强辛屈朝廷的合法性。
只有半块兵符,戴冰甲只能在大同附近调动兵马,还不能越境。
但要是拿了一整块,那戴冰甲就能带着军队到处跑了。
因为兵符合二为一之后,代表了天地社稷与兵主见证之下,戴冰甲可以全权代表辛屈行事。
虽然这玩意儿还是有风险,但没办法,这个时代就是这样。
很多事,没有神灵见证,根本做不了。
“辛苦了。”辛屈拍了拍戴冰甲肩膀,看着沧桑了好几岁的戴冰甲说,“封赏一事,朝廷会尽快安排下来。
这几日,可以准备将资源分好,商市已经准备好了。
饮宴在晚上,你现在可以回去见见家人。
最后,孤还是要提前恭喜你。
今年夏收,你将调任幽州左卫将军,兼领辽西太守。”
戴冰甲怔了怔:“你真打算让我去从事二线工作”
“二线”辛屈闻言挑眉,“谁与你说幽州左卫将军与辽西太守是二线工作虽然幽州左卫将军负责的工作主要是屯田,但屯田是一门技术含量很高的活。
而且,你这一次带兵,不是镇西将军府的区区万余,而是十万。
并且辽西郡地势险要,更是控扼东北与幽州的要道,这十万人交给你,还有要塞之地的开发,你跟我说这是二线”
戴冰甲一听,好像,也在理啊。
镇西将军府加上仆从势力,撑死就是五万出头的人口,但其中大部分也不用他亲自管理,毕竟仆从势力,只要打仗的时候征发一下就是。
但这一次,十万人啊!
随便十抽一,就是一万步卒,稍微训练一下,可比现在强势太多了。
“行了,也别胡思乱想。将军们的平调与升迁,也开始了。现在燕国人口庞大了很多,我总得要你们这些得力干将帮衬。
更重要的一点,你好好养养身体,打仗的事情,还有得打。
大邑商与我们之间,只可能存在一个。”
辛屈语气沉重,戴冰甲恍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