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2 / 2)

出城一趟就为了看着半亩农田,看完之后又赶回城里,这样的确有些折腾。但是只要一想想玉米种出来后所代表的意义,众人都觉得这样的折腾是值得的。

一个月后,丰盛农忙的季节。

皇庄那里种下的半亩玉米,基本每株玉米茎上都打了两三个玉米,而且它们已经颗粒饱满,准备可以采摘下来。

这个消息传回来后,即使已经有了心理建设,裴衡雍仍然高兴得很。

衡玉在半个月前就从皇宫里搬出来,住进了他的晋王府里。

他把玉米丰收的消息传进宫里,一个时辰后,裴衡雍的大手笔赏赐就被送来了他的府里。

衡玉也不关心裴衡雍赐下的东西,直接让小福子把赏赐全都入了库。

内阁也早早知道了消息,好几次衡玉见到方尹光和赵松时,两人脸上的笑容就像看到自己的老朋友一样,温和得不能再温和。

不过与衡玉聊天时说的话彻底暴露了他们的动机。两人总是在旁敲侧击问衡玉什么时候能把玉米种子上交朝廷啊,他们也好早些安排人手把玉米种子散播下去给农户来种植。

一个是内阁首辅,这样的大事自然与他有关系,另一个则是户部尚书,推广种植的事情肯定是由户部来做。

衡玉被两人扰得烦了,这一回一看到赵松朝他走过来,立马叹道:“没想到赵大人如此关心农忙,如今我庄子里的农户正准备要去收割玉米挑选饱满的种子。您如此关心农忙,不知可有兴趣亲自收割玉米?”

赵松:“……”他养尊处优惯了,这副老胳膊老腿可做不来这些事啊。

方尹光从其他人那里得知了衡玉与赵松这番对话后,下一回碰到衡玉时,只是笑着向衡玉行了一礼,什么话也没说。

反倒是衡玉主动问道:“方大人不好奇我庄子里的玉米什么时候能够收割下来了吗?”

方尹光抚了抚自己的胡子,淡定地摇了摇头。

与两天前还急不可耐的他判若两人。

作者有话要说:方尹光:稳如泰山,你以为我会好奇吗

衡玉:两天前……

方尹光:咳咳,老臣告退了,殿下请自便

qaq还是短小的一天,明天努力更长

大家晚安呀

第143章 、悠闲庶皇子

事实上并没有让众人等太久。

三日后, 从皇庄上传来消息,半亩地最后大丰收, 总共收获了六百零三斤玉米。

这十分精确的数据传到裴衡雍和内阁耳朵里时, 这些人反而没有了之前在御书房初次知道玉米时的失态。

又或者该说,他们是一时间震惊到了忘了去做出其他的反应。

裴衡雍坐在主位上, 许久才回过神来, 他伸手端起搁在手边的茶杯,却险些把茶杯碰倒。

茶杯磕绊桌案的声音让御书房内的人都回过神来,方尹光最先站了起来,喜形于色, “恭喜陛下得此作物, 使我大庆百姓从此可以免于饥荒之苦。天佑我庆朝。”

“恭喜陛下。”其他几人也跟着行礼。

裴衡雍在这些恭贺声中,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他摸了摸衡玉送给他的那柄折扇,想起了折扇上画着的江山图里的阡陌人家。

他对发现玉米这种作物的高兴欣喜, 不仅仅是因为有了玉米的政绩后,他定然可以名垂史册, 也因为有了玉米, 可使大庆百姓免于饥荒之苦。

所以仅仅是得到了这样的作物还不够, 将玉米种子分配下去,令庆朝百姓人人可温饱。真正实现这个目标之后他才该喜形于色。

“诸位免礼。”裴衡雍平静示意内阁众人坐下来, 先让几位大臣平复了心情后,他才开口部署着接下来的事情。

衡玉没有过来御书房,皇庄里的人除了把玉米产量的消息传来他的王府后,还送了一箩筐玉米过来。衡玉直接命人把这些玉米送进宫里, 不过有一部分玉米是送去御书房给裴衡雍还有内阁看一看实物,剩下的则是送去了御膳房,命御膳房琢磨着用玉米做些菜,让裴衡雍还有内阁尝一尝玉米的味道。

至于怎么处理玉米,用玉米做出美味的菜,衡玉倒是没有提意见。

吃货民族在这方面的潜力是巨大的,不需要他提点也能把普普通通的玉米做出花样来。

到了用午膳的时候,衡玉也被请进了宫里,与裴衡雍、内阁一道吃了一顿全玉米宴。

当然,说是全玉米宴,但是如果满桌上只有玉米,那么御膳房的人也不用混了。

一道普普通通的菜看着是用了玉米做主菜,但拿来调味的配菜全都不简单。碟子里的菜被摆得特别好看花哨,不过花哨之余也有几道很简单的菜——炒玉米粒,把玉米切小块拿来炖汤,甚至还做了一道饭后甜点玉米糖水。

“这玉米,食用起来清甜可口。”用过午膳后,裴衡雍点评起刚刚的全玉米宴。

内阁众人纷纷附和。

的确是这样,清甜可口,入口香软,即使众人吃惯了山珍海味,对于玉米这普通的食物也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御膳房,展现了吃货民族的风采。”衡玉跟着点评。

虽然话让人有些听不懂,但无疑也是好话。

裴衡雍为了不暴露自己没有听懂这件事,点头附和起衡玉的话来,“八弟说得有道理。”

内阁的人虽然有心问一问“吃货民族”是什么,但听到裴衡雍的附和后,都默契地把自己的疑惑压在了心里,跟着裴衡雍附和起来。

衡玉狐疑地扫了众人一眼,对于他三哥还有内阁听懂“吃货民族”这个词一事抱有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