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晓姚成陵的为人,又因为姚成陵是萧铭远身边的人,他决然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姚成陵被栽赃陷害,甚至是成为替罪羊。
“父皇,儿臣觉得以姚大人的脾气秉性,他是绝对不可能会做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情来。”
说着话的同时,萧铭远有意提点姚成陵一二。
“再者是说,姚大人待昭阳公主从来都是诚意满满的,他们彼此之间确实是生了些许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可偏偏姚成陵无动于衷。
他垂着眼眸,整个人看起来都是颓然丧气的模样。
“哦?事情当真是如此?”
萧策临事先已经做好了准备。
他既然决心想要将姚成陵推出去做替罪羔羊,便绝对不可能容许萧铭远来反驳自己的任何决定。
“可为何朕却听说,姚大人本就对昭阳公主无意?也曾经屡次三番地拒绝昭阳公主的这番心意?”
萧策临的话音刚刚落下,萧铭晟便急匆匆地上前两步去印证皇帝所言。
“三皇兄,姚大人是你身边的人,想必你定是会因为担心则乱,这件事情发生的比较突然,但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本宫便已经派人前去调查真相了。”
萧铭晟往日从来都是极其孱弱的。
可自从他取而代之了这太子之位,萧铭晟便像是彻底变了个人般。
他将自己搜罗来的证据取出:“这便是姚大人的玉佩,当初是大理寺的人在昭阳公主遇害之地发现的。”
这玉佩确实是姚成陵的。
只不过事情真相却不是这般。
姚成陵和昭阳公主难舍难分,作为彼此的念想,姚成陵将自己自幼时便随身携带的玉佩赠予了昭阳公主。
而昭阳公主则是特意留下了一幅画作。
这前后因果,一目了然。
可偏偏萧铭晟有意将玉佩指认为姚成陵出现在昭阳公主遇害现场的罪证。
“父皇,儿臣以为,姚大人做出这种罪不可恕的事情,还妄图想要引起萧越两国的纷争,这当真是罪大恶极,还望父皇能够尽快做出决断来惩处姚成陵!”
萧铭晟的这步兵行险招,是萧策临默许的事情。
若不然,他也绝对不可能有胆量在大殿之上不顾一切的指认姚成陵。
萧铭远何尝不知晓,姚成陵必定会成为背锅的罪人。
“适才太子已经将这一切的事情说清道明了,甚至还拿出来了罪证,诸位爱卿对此事可有什么看法?”
萧策临缓缓地站起身来。
听闻此话,诸多朝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却是不敢妄言。
他们都是人精。
又怎么可能会不知晓姚成陵自始自终都是被冤枉的?
仅仅是凭借这一块玉佩,便诬陷了姚成陵的清白,这种事情确实是前所未有的。
可萧策临的脾性,这些老狐狸也是心知肚明。
“在此之前微臣也从未想过姚大人竟是会走到今天这一步,遥想当初,姚大人可谓是诸多寒门子弟的榜样。”
有人感慨万千,看向姚成陵的目光中透露出些许同情的意味。
这便是所谓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