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实上,江皓并不是不想宣传海鲸求索的AI。
只不过是很难直观宣传,毕竟市面上带有AI的项目太多,也不好直接踩其他公司的产品。
另一方面,AI问答需要的算力极强,本地下载的应用还好。
但从海鲸上访问的话,尤其是初期用户们有免费次数,真集中访问,还真容易把数据库与云计算中心干趴下。
索性慢慢发酵,等自然而然的推动也好。
反正当下也没有竞品,谁知道最后还是比预想中火爆的迅速。
尤其是温教授将这论文发在松工大学报上,连江皓都没有想到。
当下也正跟温教授通着电话,询问情况。
“我想着论文发哪儿都一样嘛!”
“来松工大也有两年了,还没在学报上发过什么!”
“反正我手里SCI也够多了,发学报上可以更快见刊。”
“你看才一周时间,我论文就已经见刊了。”
温教授对于论文发哪儿倒是没在意,尤其是对于本校期刊的质量也没什么偏见。
拥有这么多大论文的他,还真是意外的洒脱。
“你不在意就好,其实我觉得这篇文章发国外期刊,可能影响力会更大些。”
…
“江教授,您放心,我会发的。”
“AI项目刚完成,其实能发的文章很多,
……
只是出乎江皓预料的事,松工大的学报在接下来短短几日内,已经不只是海鲸平台本身用户们的关注,以及部分社会民众的关注。
一些学术圈的大佬们也开始关注起来,包括对温教授的文章进行阅读,以及对海鲸求索的AI功能进行尝试。
同一时间,随着Whale同样上线海鲸求索的AI模型后。
米国的OPENAI公司也第一时间进行了体验。
会议室内,在一位白人男子的牵头下,各位亚裔,拉丁裔等各国顶尖专家们都齐齐入座。
脸色都十分凝重,对于这款hjseek的项目无比的重视。
“罗伯特,hjseek到底什么时候开始研究的。”
“他们的AI项目怎么丝毫不比我们还未发布的GPT差?”
“不会是有人将我们公司的数据泄露了吧!?”
一位印度裔的技术专家一脸严肃的询问与怀疑着。
只是最前方的白人男子是无奈摇了摇头,拿起桌上的论文扬了扬。
“这不可能!对方研究的时间不长,仅两年时间。”
“不过对方团队可不弱,温教授之前是MIT的教授,研究天赋顶尖,包括其他教授也有好几位MIT以及我们国内名校教授过去的。”
“且他们发布的论文也已经发给各位手里,跟我们的研究方向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而且现在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我们的GPT也该面世了!”
“哪怕可能在性能上跟hjseek上还有些差距,但要是现在不面世跟对方竞争占领市场,未来可没有什么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