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相机连拍几下,紧接着一个冲刺来到卓瑶面前:“请问,你是不是在万邦行开律师楼的卓瑶卓大律师?请问你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听说你准备义务帮钻石山寮屋区的居民打官司,是不是真的?”
这时候的陈继祖已经悄然后退,把卓瑶让在最前面。
这也是昨晚决定的事,这一仗必须卓瑶和钻石山街坊福利会的理事亲自上阵,其他人无法代劳。
卓瑶清清喉咙:“你说的没错。我不仅决定义务帮助这里的居民打官司,还准备向港岛社会福利署捐款一百万,用来改善钻石山寮屋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
“卓瑶女士,你刚才说要帮这里的居民打官司?请问你的起诉对象是?”
“是钻石山工程的开发商!到目前为止,开发商都在忙着规划楼盘,设计开发,却没有给出任何征收补偿方案。我这次起诉的目的,就是希望这里的居民,可以得到合理的补偿以及妥善的安置。”
“卓大律师,你应该知道,这是一场漫长的官司。会占用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你律师所的经营也会造成影响,你觉得这值得么?”
“当然值得!”卓瑶语气坚定:
“我经营律师行当然是为了获取合理的利润,但不意味着我的眼里只有金钱。我之所以选择做律师,就是为了维护公平、正义。如果让我在金钱和公义之间做选择,我永远都会选择公义。”
来了这么多人,当然不会只让郑文光自己抢风头。
一名记者已经用肩膀把郑文光撞到一边,手中相机快门猛按:“卓瑶律师,我是警官报的记者。据我所知,所谓的寮屋区,实际是违法占地建造房
屋。你作为律师,难道不知道这一点?还是说,你准备为一种非法的行为辩护?”
杂音出现了。
这一点也在他预料之中。
卓瑶回想起昨晚陈继祖的判断,心情越发放松。
虽然是昨晚联系郑文光,让他去找那些记者朋友,又让人通知钻石山这边做准备。整个过程都突出一个快字,不给别人反应时间。
但是记者这个圈子,注定是藏不住秘密的。
郑文光那帮狐朋狗友大多底子不干净,很多人和警方以及doj都会有合作。
陈继祖早就料到,这边组织记者给卓瑶做专访,官方肯定会有人得到消息,更会派人来唱反调搞破坏。
说实话,这个时代港府对于媒体的认知以及影响,也就到这个地步。
这里不是宝岛,政府没办法控制整个媒体渠道,不可能把所有报社广播都停掉,也做不到对所有新闻稿审查。
唯一的办法,就是派自己的媒体在里面搞破坏,试图引导舆论倾向于自己这边。
这种手段不能说错,只能说在更先进的传播理念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卓瑶看着眼前记者,耳边又响起陈继祖昨晚说的话:
“千篇一律的夸奖,只会让市民觉得反感,更会觉得早有预谋。有质疑有反对,市民才会认为是真的。如果没人反对,我们就自己找人出来反对。这样才能吸引眼球,才能把新闻热度炒起来。不过以我判断,那些英国白痴肯定会主动帮我们,不需要自己人出面。就像打官司一样,不要怕反对,我们的目标不是说服对方律师,而是说服陪审团。只要让市民支持你就够了。”
阿祖说得都对。
卓瑶微微一笑:
“这位记者朋友,我想你对违法的定义有误会。你是记者,没有裁定权。就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判例宣布寮屋区的存在非法,你这种论断依据是什么。据我所知,寮屋区已经存在了几十年,这几十年间,政府曾经派出消防队扑灭屋区火灾,也有警察侦办与寮屋区有关的案件。政府甚至规范过寮屋区建材的取用,那么是否可以说政府在为一种非法的行为提供保护甚至订立规则?”
这名记者还要发问,卓瑶却抢先说道:“能不能把机会让给其他记者?还有,如果你的问题还是法律咨询的话,那我就要考虑向你收取对应的费用。毕竟我的咨询费是按照分钟算的。”
另一名
记者连忙上前:“卓律师你好,我是rthk(港岛电台,此时已成立公共事务电视部)的记者。我想请问卓律师,你是否知道,钻石山开发项目是港岛政府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工作内容之一?你又是否了解,当下港岛的住房情况?你觉得放任这些人住在这种房子里面不管不顾,是帮他们还是害他们?”
“你说的这些我当然知道,也经过慎重考虑。我倒是想问你是否知道,寮屋区居民的人数多少?家庭构成?文化程度?收入水平?有多少积蓄?最关键的是,你是否了解过他们的诉求?政府改善民生当然无可厚非,但我相信,政府的目的一定不是让几十万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一件事目的是正确的,不能推导出手段也是正确的。至于当下开发商行为是对是错,我想最有权力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不是我,而是他们!”
卓瑶的手指向了身后那些阿伯。
这也是陈继祖刻意安排的。出现在媒体面前的,首先是老弱妇孺,以证明生活的窘迫。
之后是少数青壮,他们一定要强调,是为了保护家园和亲人不得不辞掉工作没有收入,现在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
这些人强壮、粗鲁、没有知识。同时也充满攻击性。他们可以讲粗口骂脏话,甚至围着那两个想要挽回港府形象的记者骂娘都没问题。
卓瑶的形象必须是光明的,本地居民没必要。
他们代表的是港岛当下普通市民的平均文化水平和素质,做的也是他们想做的事。
那些记者的态度,让港岛市民听了想骂娘,就让这些民意代表代替市民骂娘,这样非但不会丢分,反倒是会加分。
至于说这些记者会不会把内容介绍出去不重要,在场那么多同行,他们不报,同行也会报。以这些记者的优良操守,绝不会实事求是,只会添油加醋。
两部新闻采访车也已经赶到,房间内,陈继祖的对讲机内再出传出辣椒的声音:“老公老公,秃鹫入场。”
陈继祖面露笑容。
秃鹫代表港岛电视台,这些记者和郑文光不是一路,这帮人也没有拿自己的好处,而是出于对新闻敏感主动赶来抢消息。
论人数,他们远不如报纸、杂志以及电台的人多,但是论影响和帮助,那些杂志报纸的记者加起来也和他们没法比。
第二类法庭计划能否成功,他们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