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跟乾隆交心的机会,竟然也是果子小小的,实际代表的意义却并不渺小甚至还很厚重的荔枝带来的。
张廷玉是真的想不通啊,乾隆都已经亲眼目睹多扬州盐商的疯狂奢靡之举了,当时对此还深恶痛绝,为何到了杭州,就对江南士绅当中泛滥的从两广之地搬运结了果的荔枝树,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的举动没有半分动作,甚至隐隐约约还很赞同的样子。
张廷玉语重心长地劝道:“皇上,为了小小的口腹之欲,就让人从两广之地运送活着的甚至已经结了果的荔枝树来江南,实在是——”
张廷玉因为过于气愤而语塞,但那恨铁不成钢的神态已经表明了他对此深恶痛绝的态度,今日他来,就是要劝乾隆赶紧想办法制止这样奢靡之事的,哪怕乾隆此次下江南的目的在于安抚江南士绅跟百姓。
而乾隆看到张廷玉这样痛心疾首的模样,心里对于张廷玉的某些“权威”的敬畏便消散了大半。
当日乾隆向姜莘莘讨个主意,想要让张廷玉别总是对着他干,虽然没能成功,却也将姜莘莘的话都听了进去,所以如今哪怕对张廷玉再不耐烦,他也愿意给张廷玉机会。
只是乾隆对张廷玉也做不出解释这样的示弱之举,只是问张廷玉道:“张大人认为此举劳民伤财,那张大人被你认为劳烦了的民众是否跟你一样都是这样认为的呢?又或者你认为江南士绅是伤了谁的财?”
“还是今日你明指江南士绅奢靡成性、劳民伤财,其实指责的是带起这股风潮的太后?!”
张廷玉气结,差点儿跳起来指着乾隆的鼻子骂。
然而,哪怕张廷玉还记着乾隆的身份,他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却还是忍不住带出些指责的意味来:“皇上,您以为谁都有资格跟太后娘娘比较吗?”
张廷玉虽然没有跟姜莘莘交流过,但大胖橘是个讲究人,做事的时候少不得提姜莘莘两句,偶尔甚至会跟张廷玉讨论一些姜莘莘各种举动背后的意义,所以张廷玉自认对姜莘莘十分了解,尤其他本人也敬佩姜莘莘的为人。
若说朝廷之中还有谁不认为姜莘莘对皇后有想法,他张廷玉是第一个。
乾隆见自己误会张廷玉了,只是一直以来对张廷玉的成见和自己的身份让他说不出一句软话,他转过身去不看张廷玉气得面红耳赤的模样,说道:“只要天下人并不劳民伤财,且没有剥削压迫他人,那么对方一切的行为都无可指摘。”
张廷玉对乾隆这样的说辞感到深深的失望,在他看来,乾隆当真辜负了先帝的一片苦心,甚至连先帝留下的大好局面都无力维持。
可是为人臣子,哪怕单单是为了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张廷玉觉得自己也决不能放弃规劝乾隆,但眼下再说什么劳民伤财之类的话,乾隆显然是听不进去了,他只能另外找一个方向进行规劝:“皇上难道忘了海运荔枝树之事,是太后娘娘开了头吗?”
“若这种奢靡的行为不能及时被制止,明日御史弹劾太后娘娘的奏折怕是要摆满御前了!”
张廷玉就差直接指着乾隆的骂他自己耍无赖又不将江山社稷当回事,可不能连累姜莘莘这位在民间饱受赞誉的太后的名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