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序渐深,冷气日增。离年关还有些时日,除却人来人往的茶肆酒楼,其余商铺也都冷清起来,农户也都在家避寒。
柳烟桥却没因此清闲下来。
她在忙着写自己的话本子。
旁人都是成稿后付梓印行,她却是开辟先例每日增续新章。
因交稿方式不同,除却《风云记》第一册,柳烟桥后续所增章节并未刊印成册。毕竟竹苑总不能每日印两张发行让读者看官自行装订。
而为迎合诸位看官需求,竹苑与各大酒楼茶肆合作,将每日增续新章交于店内说书人手中,那些说书先生们本就舌灿莲花,再加之配合着《风云记》精彩绝伦的情节,将往来食客茶人勾得走不动脚。
如今仲冬已至,大多人为避寒,或猫在家中,或混迹于设有火炉火盆的茶肆酒楼。冬来无事可做,人流又扎堆酒楼,故而《风云记》所受追捧也就越加高涨。
柳烟桥先前虽回绝了竹苑的加增请求,却也抗不住日日准时来催的信。
她每日须得在未时前将手稿交付,以免次日说书人无书可讲。
柳烟桥好文,可毕竟也不是日日都能文思泉涌,每日是被这些催稿信搅得一个头两个大。
窗外已是白茫茫一片,她抬手落笔,终于写下最后一个字。
一刻也不耽搁,将稿纸交给青凌,刚想休息一会儿,还没落座,就见小桃又步履匆匆走了进来。
“姑娘,绣坊请你过去一趟。”
无奈,柳烟桥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披上斗篷,和小桃出了门。
到了绣坊,掌柜忙迎上前:
“不是有意叨扰东家,实在是此事我拿不定主意。”
柳烟桥同掌柜往楼上走:“遇到什么麻烦了?”
“是乾坤坊。”到楼里坐下,掌柜给柳烟桥倒上一杯热茶。
“乾坤坊?难不成那位钱公子不想同我们继续合作了?”托小桃的福,一提到这个名字,柳烟桥第一时间就将此坊与其坊主联系到了一起。
“不是不是,”掌柜摆手,“咱们绣坊同乾坤坊的往来一直都很稳固。”
“此次是钱坊主之托……”
掌柜同柳烟桥讲述了事情大致经过。
昨日乾坤坊坊主钱彦理来访,说是近来接了一批订单,眼看即将动工,一直与乾坤坊长期合作的另一家绣坊却在此时表示不再同乾坤坊续约,钱彦理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合适的绣坊顶上,这才想到了与他们一直稳定合作的锦绣坊,希望能让锦绣坊这边帮忙赶制这批订单。
柳烟桥听完,皱了皱眉,虽说与乾坤坊合作愉快,但自家绣坊如今也有不少活计在身,一时间要再接下乾坤坊的单子,怕是有些困难。可若是回绝,不免会伤和气。
人在遭受挫折时最能记清谁施予援手,同时,也最能记得清谁冷眼旁观。
乾坤坊刚做出些名气,若在此时出了什么岔子,于其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打击。或许在旁人看来,少一个竞争对手再好不过,可乾坤坊与锦绣坊经营方向本就不同,一个是织染,一个是刺绣,除非日后乾坤坊兼营起刺绣,否则二者也没有针锋相对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