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1章 未雨绸缪(2 / 2)

玩笑道:“我到时候真要毛衣怎么办?”

徐达胜笑眯眯地回答:“那就得谢谢长史照顾鄙号生意。”

只不过,到时候补上的,可就是毛衣的尾款了,那价格,可就得飞上天了。

元德寿在祝明月落款后,不紧不慢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淡淡地说道:“等到交货时,会再补上一张契约,因为各种不可控力原因,这桩交易作废。”

他是经历过一回的人,早就知道其中的门道。姑且算是从书面上,规避了双方的政治风险。

恒荣祥对初次合作左御卫收取了约总价一成的订金,且工期排在四卫之后。再计算一番价格,比之四卫和右屯卫略高。

元德寿对这样的“见外价”十分满意。

这次左御卫只下单了几千套,姑且算是初次合作试水。

边景福突然问起一句题外话,“冬衣能做吗?”

恒荣祥过往只代加工过单衣,四卫出征用的冬衣,除了朝廷拨付,就是庄旭从诸卫拆借,以及祝明月等人从市面上搜罗来的。

祝三齐微微冲着祝明月和徐达胜颔首,冬衣制作技艺要求更高,但代工的人中不少人都会做,技术条件算是满足了。

徐达胜谨慎地问道:“不知长史所说的,是夹衣还是皮袄?”

前者就是两层单衣之间,加上丝绵亦或草絮。后者可就是真真正正的大件了。

边景福笃定道:“皮袄。”

徐达胜瞥一眼祝明月的神色,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敝店之前未曾做过皮袄,还得回去摸摸底。”

哪怕有冬衣订单,也得等左御卫这一单交货后再议。

合作顺利达成,双方都是大忙人,也就没有再搞那些酒席推杯换盏的繁文缛节,各自散去。

喜欢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请大家收藏: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戚兰娘待徐达胜等人都离开后,方才问祝明月,“左御卫怎么突然问起冬衣的事来了?”

大吴军队的观念之一就是“能省则省”,有良心的主将不至于苛待军士,但少有人会主动为属下着想,更别说发放冬衣这种好事了。

祝明月眼中闪过一丝幽光,手指有节奏地在桌面上敲击着,意味深长地说道:“当然是为了应对寒冷的战场环境。”

这年头主将不喝兵血就算有良心了,战场上杀人如麻的主,又有几个是圣母。

刚出了万福鸿,元德寿也在问类似的问题。

边景福压低声音,说道:“小王爷刚削平了小半个突厥,陛下是不是又要想起高句丽了?”

左御卫参与过东征,因为卢自珍的英明指挥,他们虽然冲得猛,但撤得也快,损失并不算严重。

高句丽国小民弱,与突厥的凶残程度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但那儿的气候,可比关中冷多了。

大军初春出发,投入战场时已然入夏,白日还好,但到了夜晚,依然有些寒冷。

若非杨胤叛乱,让那场东征草草结束,真拖到入秋入冬,指不定要冻死多少人。

边景福拍拍元德寿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四卫此次定然缴获了不少皮毛,我劝你们若是宽裕,多少囤一点。”

单衣的料子钱尚且能够承受,换做皮毛,还是出料子代加工更划算。

反正这玩意多少算是硬通货,怎么都不会亏。

南衙诸卫之间互通“有无”,庄旭若不给个骨折价,那他的腿恐怕就要折了。

喜欢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请大家收藏: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