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金明抱着一捆用于驱蚊的干草过来,将干草细心地卷成小束,塞进了铁锅之下,吃饭闲聊时,若是有不识趣的蚊虫在旁边“嗡嗡嗡”作响,那就实在是太讨厌了。
偏偏这会项志勇巴不得有点蚊虫来打扰,无论说话和动作,都有打岔的余地。
他偷偷瞥了一眼对面的段晓棠,篝火的微光只能勾勒出她模糊的身影,如同剪影一般,让人无法窥见其真实的表情。
段晓棠本人还不如她面前烤制的蔬菜存在感高,明明除了炭火之外,没有其他强烈的味道,但就是莫名觉得应该很香。
项志勇再次环顾四周,卢照是后来加入的,他与表兄弟俩虽然性情迥异,但凭借着出色的本领和随和的性格,很快就融入了这个集体。
其他多是右武卫的老人,尤其来自左、右厢军。简而言之,就是参与平定过去年的三州民乱。
在面见吴越和吕元正之前,项志勇认为非常有必要和这两位犯下过“大事”的主将通通气。
靳华清一改之前的夸张语气,神色凝重地说道:“今日平定的匪寨,约是在年前年后成气候。”
难怪当初右武卫过路,没把他们扫荡了。
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战后清点的时候,发现一些不同寻常的人。”
武俊江忽的支起身体,眼睛微眯,声音中有不容置疑的威慑力,“私兵还是和其他人家有勾连?”
夜路走多了总要见鬼,说到底就是一个概率问题。
剿匪专家右武卫荡平了那么多匪寨,自然从土匪窝里抓出了不少大鱼。
靳华清没有再继续说下去,而是示意项志勇来接话。
事情是他俩一起办的,而这份异常还是项志勇首先发现的。
项志勇稳了稳心神,虽然早已有所预料,但当事实真正摆在眼前时,仍然感慨万分。
“我们在清点俘虏时,发现几人表现异常——”
顿了顿,思考如何正确的形容,“他们非常听话顺从,且有‘纪律性’。”
纪律,又一个从段晓棠口中说出,并引申出具体含义的词语。
“抱头、蹲下、转身……甚至连左转、右转都分得十分清楚,且能够迅速执行。”
普通人遭遇突变,往往会惊慌失措,先观察周围人的反应。但那几个人却置若罔闻,只顾着跟随发令军士的指令行动,之后才去观察周围人的表现。
顺序一变,意义大不一样。
无数将官都在头疼,如何让手下的新兵学会分辨左右,可那几个人无论口令如何变换,永远都能快速找到方向。
武俊江猜测道:“有军队背景?”
项志勇既不点头,也不摇头,平静地说道:“他们是从吉昌俘虏营出来的。”
说有军队背景并不算错,无论是跟随乱兵作乱,还是被两卫关押在俘虏营中,都和军队沾了边。
原本低头专心致志地照料着烤网上蔬菜的段晓棠,突然抬起了头。哪怕在昏暗的环境中,她这一突如其来的动作也格外引人注目。
其他人神情各异,但都露出了动容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