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杏林论道(四)(2 / 2)

陈阳继续说着,众人认真听着,就好像陈阳说的并不是自已,而是站在大家的视角认识中医。

“我们都知道,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人体内有着诸多复杂的单个器官,还有复杂的经络,甚至细胞.......”

“在古代,先贤们并不能直接细微的观察到细胞和更细微的东西,甚至对单个的脏器了解也很有限,但是他们却明白单个的器官功能强弱并不能代表整体面貌,只有将单个的脏器作为一个成体来研究才能得到最科学的结果.......”

“在漫长的探索生命和疾病奥秘的过程中,先贤们创造出‘整体一平衡’的研究方式,通过疾病的外在表现来了解疾病的起因、发展过程,这种理念和辩证方式,甚至比检查、化验能更准确的抓住疾病的本质......”

说着陈阳顿了顿,继续说道:“有人或许就要问了,为什么中医能这么厉害,不需要化验,不需要解剖,就能明白疾病的本质,就能判断人体平衡被破坏的程度.......”

“这就像是有经验的人,可以通过植物外观来判断植物的营养状况一样,通过植物,树木可以辨别方向,通过年轮,可以判断树木的生长年数......枝叶的枯萎代表着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等等。”

“整体平衡被打破,肯定会在外在表现出来,而通过外在表现反推整体,这也是中医的厉害之处,也是中医最科学的表现......”

说着陈阳话锋一转:“然而在全民教育普及的今天,在科学日新月异的今天,为什么中医理论在很多人眼中成了过时和落后的象征......”

“甚至很大一部分中医人都觉得中医没有先进的生化、影像检查仪器,也没有西医学严谨的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医学理论,没有严谨的实验数据,要学习西医.......”

当陈阳说到这儿的时候,墨新知脸上的笑容突然收敛,表情也变得严肃了起来。

作为新派中医的代表,陈阳的这一番话,无疑等于有点攻击墨新知了。

要是换了以前,陈阳的这一番话,必然会让墨新知很不悦。

这些年来,也不是没有人质疑过墨新知,墨新知也不是没有和人辩论过。

不过,大多数情况都是,老一辈的中医人,像文修平、楚逸云等人,不会和墨新知去争这种口舌之争,而质疑墨新知的人,多半在水平和贡献上不如墨新知。

其中有不少人其实都是打着噱头,想要搏名声罢了,面对这种情况,墨新知肯定不可能轻易动摇,而且也会把对方辩一个体无完肤。

可是,佳林县之行,墨新知亲眼见到了陈阳一群年轻人的水平,之后也和陈阳接触,回来之后,墨新知也开始反思......

人都是这样,只有不如人的时候,亦或者被现实打脸的时候,才有可能反省,虽然陈阳没有打墨新知的脸,可陈阳等人的水平,是真正让墨新知惊讶的。

这一刻,陈阳的一番话,并没有让墨新知生气,而是让墨新知很欣慰,其实墨新知邀请陈阳,就是希望陈阳能让一些人反省。

这就像是以前的新政一样,墨新知作为领袖,不能墨新知自已察觉到问题,还要让更多的人察觉到问题。

“卧槽......”

不少年轻人都心中一惊,下意识的看向了墨新知。

陈阳也太大胆了吧?

竟然在这种场合,当着墨新知的面,说出这么一番话。

虽然一些人也觉得陈阳说的有道理,特别是陈阳的一番话,平铺直述,从上学之前一直说到上了大学,说自已之前如何看待中医,现在如何看待中医......

因而,陈阳的一番话,也确实说到了一些人的心坎里。

可,墨新知毕竟就在边上呀。

“陈医生也太......”

林毅苦笑着道:“这真是一点不给墨老面子。”

“你别忘了,陈阳来岭南,是墨泰宏亲自去机场接机的,当天还在墨老家中吃饭了,现在住的酒店,也是墨家给开的。”夏洪亮提醒道。

“你的意思是,墨老自已其实也发现了问题?”林毅问。

在这一点上,林毅确实没有夏洪亮看的明白。

“中医革新都喊了多少年了,当年的目的是什么,可现在实现了多少,中医的现状又改变了多少?”

夏洪亮道:“有些事,并不是没有人发现,而是有人已经发现了,却不得不装着不知道,继续往前走。”

林毅微微点了点头,事实倒也确实如此。

“陈阳说得是真好。”

夏洪亮道:“一番话,不仅仅道明了现在大多数人对中医的认知,更是道明了其中的缘由。”

“是呀。”

林毅点了点头:“中医想要发展,首先就要从玄学,从神坛走下来,成为真正的医学。”

不仅仅夏洪亮几个人在讨论,韩明志几个人也在低声讨论。

“没想到文老的这个孙女婿如此有见识,一番话说道尽了中医如今的现状。”韩明志感慨道。

“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新知对陈阳评价那么高了。”

杨怀民道:“这个陈阳确实不一般,有些事绝对不是单纯的水平就可以的,陈阳能有如此认知,可见他是真的很喜欢中医,也有着丰富的经历。”

文蔓露目光灼灼,看着陈阳,眼中都带着情愫,果然,只有在陈阳边上,才能看到陈阳精彩的表现,陈阳每一次都能让她情难自禁......

两章合在一起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