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这样说,更是勾起了闻书玉的好奇心,也正因为这样皇太后闻书玉觉得应该找个时间见一下这个东列国的公主。
“是啊母后,儿臣在想东列国派使者前来咱们文泰朝,除了朝贡之外,还带了公主过来,那必定是想要和亲的,可是咱们先是因为儿臣年少,不适宜过早立妃,而委婉拒绝了阿达公主,后来又因为平凌侯杨坚的事情,阿达公主又是自己主动提出撤销圣命的事情,这样一来,儿臣倒是觉得有些亏欠了这东列国的阿达公主了,不知道母后,让东列国感恩戴德,不至于因此事而心中有所不满才好。”皇上楼怀济虽然年少,但是想的事情却也周全,把他所想的事情通通告诉给了皇太后闻书玉。
闻书玉刚开始是因为担心杨坚的事情,并没有想那么多,但是既然听到了皇上说的事情已经解决,她倒是没什么可担心的了,也才想起了要如何补偿一下这东列国的公主,或者应该说是补偿一下东列国。
“皇上,这东列国派遣公主前来和亲,也不外乎就是为了两国和平,虽然咱们并没有和东列国和亲,但是到是可以签订两国友好条约,相信这样也减少了东列国皇上的一块心病,这样也未尝不是一种补偿的办法,至于其他的事宜,皇上如何想的?”皇太后闻书玉其实心中还想了其他的办法,可是现在她倒是想大力的培养一下皇上楼怀济了。
“回母后的话,儿臣觉得也可以减少东列国几年的朝贡,毕竟东列国乃是小国,而又是主动依附于我们文泰朝的,而咱们文泰朝地域广阔,地大物博,其实根本就不差这一些朝贡的物资,而东列国属于为数不多的主动依附文泰朝的国家,既然如此
倒是可以减轻朝贡,以示咱们文泰朝的诚意。”皇上楼怀济在心中想了一会儿,直言不讳的告诉了皇太后闻书玉自己的想法。
“皇上,你的想法很好,可是未免小气了一些,哀家知道你的意思,其实哀家也这样想的,朝贡当然可以免除一些,但是这年限可就有说道的,不知皇上可否想过?”没有了杨坚的事情困扰,闻书玉在把自己的了解和想法慢慢告诉给皇上听。
“儿臣不知,还请母后明示。”皇上楼怀济虚心求教,认真的看着皇太后闻书玉。
“既然皇上知道,东列国每年的这些朝贡对咱们文泰朝来说可有可无,而东列国却又是小国,恐怕这些朝贡对他们来说到时不少了,而皇上也想着要免除他们几年的朝贡,那么几年是多久呢?还不如直接大方一些,定在十年之期,恐怕这要比几年的效果来的好多了,想必也绝对不会让东列国的阿达公主白跑一趟,哪怕就算不和文泰朝和亲,他们也是稳赚不赔的,这不但是咱们文泰朝的诚意,也就算是咱们文泰朝表示愧疚的一个意思吧。十年可并不短呢!”闻书玉侃侃而谈,把厉害关系都告诉了皇上,这也是闻书玉前世今生的经验。
皇上楼怀济听了皇太后闻书玉的话,一直在琢磨这这里面的事情,不得不说,皇太后要比皇上楼怀济有着更多的经验和见识,很多事情都经验丰富,不但如此,还有着很强的判断能力,而且做事果断,很多话都是说的一针见血,这让皇上很是佩服。
之前皇上楼怀济在大太监康安等人的唆使下,一直对皇太后闻书玉有着敌意,怕皇太后闻书玉把自己当作傀儡,可是经过了这次丞相魏晋岚的事情,皇上也渐渐明白了皇
太后闻书玉对待他的态度。
起码皇太后闻书玉对他很真诚,也教会了他很多东西,就像今日这个事情,这不就是皇太后在一点点的把她自己的经验告诉给皇上楼怀济吗。
皇上楼怀济心中很是感激,更是觉得之前对皇太后闻书玉做的很多事情都太过份了。
“母后,儿臣明白了,稍后儿臣会召见东列国的使者和阿达公主的,无论阿达公主还要不要选择和亲了,儿臣都会免了东列国十年的朝贡,而且也会敲定两国友好条约的。”皇上楼怀济此时已经对皇太后闻书玉毕恭毕敬了,这并不是故意装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敬重。
闻书玉看到皇上楼怀济的改变,心中也非常欣慰,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顺着御花园走了下去。
皇上回到乾清宫后,直接召见了东列国使者和阿达公主。
“今日朕召见东列国使者和阿达公主是为了和亲的事情,想必这件事情阿达公主也对使者说过了,虽然你我两国一直和平友好,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朕深觉得愧对阿达公主和东列国,顾朕决定和东列国签订两国友好条约,可保两国百年交好,想必这也是东列国皇上的心愿,两国交好,百姓和平,从此再无战事,不知东列国使者意下如何?”皇上笑着看向了东列国使者。
正常来说,东列国乃是文泰朝的附属之国,根本就不用签订什么友好条约,有些类似于主仆的关系,现在皇上楼怀济既然这样说,虽然他们两国的关系不变,但是却是让两国和平关系更加稳定了。
东列国使者当然开心不已,本来还因为阿达公主主动提出撤销圣命的事情有些微词,但是毕竟东列国皇上把和亲的大权交由公主了,使者当然不便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