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一厢情愿(2 / 2)

杨坚说完,心中好受了一些,也安稳了许多,毕竟他可是担心这样的流言蜚语会让反对皇太后闻书玉的人找到弹劾机会,所以杨坚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主动承认这所有的事情都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心中倾慕皇太后闻书玉罢了,而且也把之前东列国的阿达公主所说的一番言辞,也都一并说了出来,并且杨坚还把所有的过错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言辞诚恳正直,使得很多大臣也都为之侧目。

但是对于那些本就反对皇太后闻书玉的大臣,还有一些老古董一类的老思想的大臣,都是纷纷皱眉,觉得这可是很严重的事情,皇太后乃是一国之

母,又怎能被朝中大臣和平民百姓倾慕呢!

皇上楼怀济听了杨坚的话,也是有些犹豫,毕竟之前杨坚就已经和他说过这件事情,而且当时东列国的公主阿达公主还在,阿达公主也是知道这些事情,她还有一番她的言论,虽然现在杨坚也把阿达公主之前说的话搬了上来,但是皇上楼怀济知道,有些大臣一定是会拿这个事情做文章的。

想到这里,皇上不知不觉的就感到有些头疼了,这个真是很棘手的事情,也是非常难处理的问题。

“杨大人,这个事情也仅仅是市井流言,做不得真,不过既然传的风言风语,当然是会对我文泰朝不利,后续的发展,朕还要在看一下,暂时也没有什么好的主意,先听听众爱卿的看法吧。”皇上楼怀济也是无奈,他不可能专政,事情还是要让朝臣们参与进来的,不过皇上却撇了一眼身后的皇太后。

“老臣觉得杨将军这样的做法乃是藐视皇权,皇太后身为一国之母,又怎是随便何人都可以倾慕的,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岂不是乱了规矩,还请皇上三思,不但要对皇太后有个交代,还要对皇城的百姓有个交代。”一名反对皇太后的大臣直接站出来各抒己见。

“臣也觉得杨将军此事办的不妥,我们文泰朝民风淳朴,但也却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如果并没有影响到皇城中的百姓,还可以把这件事情立刻压下去,可是现在百姓们人尽皆知,大街小巷里都传言着这件事情,那就不得不要做一个解决的办法,臣请皇上三思,要以大局为重。”又是一名大臣觉得事情不妥,让皇上定夺。

虽然打算定罪杨坚的声音不少,但是变相支持的也不在少数。

“臣倒

是觉得这件事情根本就不算什么,人人都爱戴、崇敬和倾慕皇太后,这不正是我文泰朝的荣耀吗?如果因为这件事情就要定杨将军的罪责,这未免也有些太不近人情了,别说是杨将军了,难道皇城之中的平民百姓就没有仰慕皇太后的吗?难道现在朝堂之上就没有崇敬皇太后的吗?”又一名支持皇太后一派的大臣站出来说了一番惊为天人的言论。

“一派胡言!皇上,您可不要听信李大人所言,咱们文泰朝从来就没有这样的说法,怎么现在到了皇上这里,你们就信口开河呢?这尊敬和倾慕又怎会是一个意思?亏你们还是治学之人,还是一代文臣,皇上三思啊!”反对太后党派的大臣开始据理力争。

“启禀皇上,臣也觉得……”

“启禀皇上,臣觉得……”

……

此时此刻,朝堂之上一片混乱,皇太后闻书玉坐在那里看着大殿下的杨坚,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样的滋味,总之她觉得亏欠了杨坚太多太多,为了她自己心中的那些想法,也为了整个文泰朝,闻书玉并不在乎自己付出了多少,又得到了多少回报,但是她却不忍心让别人为她因此而付出!

可是杨坚现在这样做,无异于就是把他自己放在了风口浪尖之上,想必因为此事也会遭到天下百姓的嘲笑。

堂堂的镇国大将军,又是率领大军大胜拔列阿罗的人物,现在确实为了她闻书玉而被天下百姓耻笑,闻书玉心中又怎么能安稳!

想到这些,闻书玉看向杨坚的眼神似乎朦朦胧胧带着一些水雾之气。

杨坚也是坚定的看着闻书玉,除了之前和皇上说的那些话之外,自始至终都没有再开口过,闻书玉心中有着淡淡的挥之不去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