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萧门拜帖(2 / 2)

自知道连苏钱庄的老板就是拓跋连城,苏莞然便不禁想起了小凝。

小凝离开府中的时候,形同活死人,手指尽断,背上遍布伤痕,当初若不是看在顾闲静与拓跋连城的面子上,她本该一刀将叶言心杀了。

至今午夜梦回,有时候,还是忍不住后悔。

拓跋连城知道她担心,可惜连苏钱庄的事情自己这几年也未上心,一列消息都不曾到手上,只是道:“我让人送她去江湖寻访神医,想来时间过了这么久,小凝也差不多快回来了,你放心便是。”

江湖神医……

苏莞然眨了下眼睛,“就像芸娘师妹那般的?”

芸娘出身名门,可似乎是害怕师门被牵涉进了皇权斗争中,始终不曾吐露她的师门到底为何,这些年倒是越发神秘了。

拓跋

连城挑了挑眉,玩笑道:“说不准,正好找到芸娘师门之中,也未可知呢?”

哪有这么巧的事,苏莞然摇头。

这时,黑怀从外面走了进来,敲了下门道:“王爷,王妃,萧大人到了。”

几人抬头,便见萧安才穿了一件软白外褂,腰缠金钩,脚系黑靴,竟是极简朴的常服,进门便弯腰大笑,“恭喜王爷贺喜王爷,大获全胜凯旋归来,下官代天朝百姓多谢王爷救命之恩。”

一席话说得三人都有些怔愣,立功归来的确算是喜事,可也不用说得这么郑重其事,还行了个腰都快弯到地上的礼吧?

拓跋连城扶起他,若有所思道:“大人今日上门,便是为了这件事?”

萧安才脸色一肃,却后退两步,毕恭毕敬道:“三年大战,朝中众人心中七上八下,刑部与吏部查办贪腐之案,却碍于战时不好发作,今日下官来此,便是请王爷替臣等朝堂奏对,革除贪敛军饷之户部、兵部及巡防使三十二名!”

此话一出,拓跋连城的脸色登时暗了一分,“你让我现在去奏对此事,但你可知,此事对本王是祸非福?”

方才立功,转眼便要弹劾三十二名朝臣,拓跋陵会怎么想,十之八九是他要跟自己撕破脸了。

即是说,拓跋连城当真前去奏对,便意味着,对那朝中势力,暗夺会转为明抢。

苏莞然眯了下眼睛,看向蓝玉,“此事,你知道?”

蓝玉摊手,神情泱泱,“别说,此事我还真不知道。”

萧安才素以中立为上,一年左右,别的人都好拿下,偏这萧安才,看似亲近拓跋连城,却始终不曾表态要站在南王府一方。

他无论是偶遇还是上门拜访,无一次不是碰壁而还,萧安才与他打闷葫芦,三句话问不出一个是出来,蓝玉都有些无奈了。

没成想,拓跋

连城回到京城后,第一个上前找他帮忙,或者说,上前表明立场的,竟是就是刑部尚书萧安才!

萧安才似笑非笑地看了眼蓝玉,随即,竟猛地掀起衣摆,单膝跪地。

“朝野不平,冤狱四气,数年来,党派分立,当今圣上一无君德二无圣裁,萧安才只望有一位明君,能可荡平冤狱,清明世间,是以,下官愿为王爷效犬马之劳!”

苏莞然与蓝玉同时瞪圆了眼睛,瞠目结舌震惊不已。

这位刑部尚书大人也未免太夸张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竟然直接说了这大白话表忠心,岂不知这番话传出去,他怕就是个抄家灭族?

拓跋连城眸色一深,青黑色面具之下,脸色峻冷,深不可测,一股让人头皮发麻的沉重压力随之扩散,书房之中,呼吸渐敛。

萧安才一动不动,坚定地看着他。

许久,拓跋连城勾起嘴角,“大人,当真非常人也。但不知,大人何以会投靠于我?又何以认为,投靠本王,本王便会答应大人朝堂奏对?”

他并未让人起来,萧安才也不意外,沉声道:“王爷,刑部主刑罚刑狱,下官审时度势,昨日庆功宴上,王爷与太后,难道不是已经撕破了脸面?”

“既然已经绝对针锋相对,又何必再虚与委蛇?”萧安才定定地看着他,振振有词道:“从王爷凯旋回京开始,这京城里的风,便已经大变,王爷,下官无所适从,却能看明白,唯有王爷,能够保天朝不败!”

他是直官,也是酷吏,追根究底,却是因为痛恨冤杀贪腐之一腔热血而已。

拓跋陵怠慢政事,底下出了多少贪污腐败、栽赃嫁祸,他看了这么久,终于看累了,看得愤怒不已,看得自己再也无法守住中立。

他不承认拓跋陵!

苏莞然与蓝玉对视一眼,缓缓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