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过后,他们郑家将一跃成为平川首富。
到时候也打造两条大船,学宁城陆家出海,缔造郑家的票号和商业帝国。
郑家铺子的伙计坐在铺子里,冷眼看着从自家铺子门口路过的人。
十两银子不买,等到十五两就后悔吧。
爱买不买,反正别地也没有卖的,最后不也回到郑家铺子。
可是很快郑家伙计就觉得不对劲,人怎么呼啦啦跑光了。
顶着寒风不要命的朝哪里跑?
郑家伙计虽然觉得不对劲也不以为意。
一夜之间,郑家各大炭火铺子再也没有顾客光顾,伙计还以为十两一担的价格把大家伙都吓跑了,还做着过不了多久全城就会哭着求爷爷告奶奶的奉上银子。
“买一担炭。”
一位大汉走进郑家铺子,递给伙计三十五文钱。
伙计以为这大汉是来逗乐子的。
“大哥,你打发叫花子呐?咱家炭十两银子一担,你是不是走错门了?”
大汉不解的说道:“不是说炭火三十五文一担,但一家最多可以买两担吗?”
大汉是今年刚来平川对平川各大商铺不甚了解,他在家里正冷的发抖呢,隔壁大娘告诉他聚福来的佟掌柜在卖炭,而且把炭分给了好几个铺子分散卖,让他不要去聚福来排队,去连二小姐的铺子买炭是一样的价格。
他看到郑家铺子堆着炭火,以为是连二小姐的铺子就走了进来。
一听是十两银子吓坏了。
“去去去,你听谁说的三十五文一担。你也不看看今年是个什么行情,你难不成被冻的脑子坏了,还以为是去年呢。”伙计一边说一边将大汉搡到外头。
大汉恼怒道:“十两银子一担炭,你这是喝血不成。”
这时候路上有挑着炭的人路过停下,搓着手对大汉说道:“兄弟,你走错铺子了,这是郑喝血家的铺子,你应该去聚福来,现在排队的人少。”
大汉撒腿就跑。
郑家伙计不屑的说道:“聚福来?那佟寡妇也卖炭?别开玩笑了,整个宁城的炭都在我们郑家堆着,佟寡妇哪里来的炭火?”
挑炭的中年大叔将炭火重新担起,讽刺道:“你们郑家厉害,十两银子一担炭卖不出去,可不就在家里堆着。”
说完挑起担子走的飞快,心里咒骂郑家的炭最好烂在家里才好。
郑家伙计最初不信,看着街上不少人挑着炭朝家里走去,心里莫名其妙发了慌。
“你们的炭在哪里买的?”伙计忍不住朝街上问道。
“在聚福来买的。怎地?离了你们郑家,咱们就冻死了不成?”
“还是佟寡妇厚道,一担炭三十五文,怪不得聚福来生意那么好呢。”
“这奸商啊总归不会得意太久,你们郑家的炭最好留着自己烧。”
大家故意担着炭从郑家铺子路过,听到郑家伙计问话,不介意阴阳回怼。
看到郑家伙计越来越难看的脸色,大家都觉得空气里有了一丝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