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渊也在生气,很生气。
虽然这事是顾衍行事不周密引起的,但刘府也确实太嚣张了。
看着暗卫传来的消息,刘夫人对刘大老爷说什么“这事是顾府那边透出来的,两家没结成亲,可不就是咱们家的缘分应在这里?原来西宁侯府世子爷也算不错的,只是没法同定国公世子相提并论,再者大姐儿也喜欢韩世子,如若咱们家既能跟定国公府结亲,又能笼络了西宁侯府,对大皇子岂不也有好处?
”
听听,合着她刘府的姑娘就能挑拣人家,他宁渊也有一日成了被人嫌弃的人物了。更过分的是刘大夫人继续大放阙词道,“一个侯府庶女,能嫁给咱们家的嫡子,也算抬举她了。”
宁渊恨不能提着刀去砍了他们。他被人嫌弃还在其次,但是一点也听不得人家说自家人的不好,龙有逆鳞,狼有暗刺,触之必死,秋鲤就是宁渊的逆鳞。
第六十六章
刘府递了几次帖子,都被门房给推了,门房推的光明正大,夫人整顿府务,除了天皇老子来,谁家的帖子也不接。
刘府大夫人再自恋也发觉不对劲儿了,骄傲如刘大夫人气得浑身发抖,“太过分了,太过分了!”
只是宁渊还没行动,东平侯府却先一步动了,遣了媒人上门提亲,言明要迎娶先前同顾世子定亲的宁三小姐的牌位。
宁渊毫不犹豫的推了,“舍妹幼时多赖祖母照应,临终前念念不忘,遗言交待要埋到家祖母身边,以尽孝道。”不是我当哥的不让妹妹有个依靠,只是妹妹有遗言交待,还请成全她的孝道吧!
东平侯府用个活人娶人家都铩羽而归,何况刘府的一个死人?识相的就歇了那些龌龊心思吧!
刘夫人上来脾气,偏要压二皇子的母家一头,带着女儿到了宫里好一番哭诉,请求刘娘娘玉成此事。
刘娘娘快五十的人了,极其明白道理,“结亲可以,结仇就不好了。”大皇子一日未登基,陛下的亲近之人,她只有巴结的,没有去上赶着结仇的。
或许二皇子出生前,她还真正的嚣张过几年,但随着二皇子一日日的长大成人,刘娘娘又失宠日久,她全部的心力已经转移到如何帮助儿子夺得大宝上去了。
“那不过是个病怏怏的庶女,二哥儿可是咱们家的嫡子,又是您的亲嫡嫡亲的亲侄子,咱们家既是上门提亲,那聘礼肯定不能简薄了,又不曾怠慢于她,为何要受这种折辱?”刘大夫人觉
得自家孩子没有不好的地方,那么就是西宁侯府狗眼看人低,欺人太甚了。
刘娘娘被缠的没办法,答应寻大皇子也就是安王想想法子。
次日安王进宫请安,先去了坤宁宫给顾皇后请安,出来后又进了刘娘娘的宫殿,礼仪十足,刘娘娘不待他行完礼便示意贴身宫女快去扶起来。
安王一听刘娘娘说完刘大夫人所请,心头就有些厌恶,西宁侯连同他那个夫人,哪里是好惹的?
陛下在位期间只封了两个世袭罔替的爵位,一个是定国公,另一个就是西宁侯。
西宁侯虽说差了定国公那么一头,但军功赫赫,对皇帝也是赤胆忠心,这样的人物,身后还有那位在西山上修身养性的老侯爷,安王平素遇见只讲礼数,余事不提,为的是什么?
还不就是怕被御史看到,参奏他一个结交朝臣的罪名?!
安王被陛下带在身边教导许多年不是虚的,他知道自己目前最大的敌人不是被封为平王的二皇子,而是他的父皇。
父皇在一日,他不能动一日。若是父皇不在了,即便他无缘遗诏,也可有一搏之力。但安王也不敢害了皇帝,他出生的时候,一切宫中的刀光剑影都已经结束,国内安定清平,安王性子里不可避免的就带了些聛睨一切的天真。
“娘娘说的对,结亲是结秦晋之好,而不是结仇。”安王说了这么一句,刘娘娘便明白了。
“可不是这个道理。”她赞同的说了一句,然后又接着说道,“只是刘家到底是你的外家,府里没有出众的人才,大哥儿也只能算是中庸……”刘家的人都不是如何精明之辈,结两家好的姻亲对刘家也有好处,刘娘娘虽然依从了儿子,到底心疼弟弟呢。
安王见状连忙安慰道,“表弟很好,同儿子也十分亲热,府里都是常来常往的,表弟的前程还要日后慢慢瞧着。”他登了大宝,怎么也得封赏外家吧,现在刘府可是什么爵位也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