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么说,老奴就放心了。”罗伯听到宋琳琅很满意,也不由得笑了出来。
宋琳琅见他急着来额上还有未干的汗珠,心里不免有些歉疚。看着天色也不早了于是主张道:“这马上也就到晌午了,罗伯您就留下来吃饭吧。”
罗伯忙推辞说不了。宋灿和李英子站在一旁听说人家帮了这么大一个忙,也加入到劝饭的队伍中来。
“罗伯您真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我们初来乍到,也没什么好东西回礼。只能留您下来吃完午饭吧。”宋灿上前诚恳地道。
李英子夫唱妇随地道:“是啊,罗伯。您就留下来吧。萝卜汤都吩咐小二炖好了。”
嗯?罗伯,萝卜?李英子好像忽然间明白了什么……
最后在三人盛情邀请下,罗管家还是留在这里吃了午饭。
下午宋琳琅提议三人先去看看铺子,最后去看看宅子。
“虽说罗伯说房子里东西齐全,也不用怎么置备,可到底咱们还是要置办些什么的。待会咱们看过房子要是没什么大问题,明儿个就搬进去吧。”宋琳琅道。
他们三人在客栈也住了两三日了。不说方不方便,就是这住房的开销也
不少呢。
能早一日搬出去就能省一日的钱。毕竟买了这两处地皮花得钱几乎要了他们一大半的积蓄。
宋灿和李英子到是没什么意见,直说一切都好。
三人来到春熙路,路两旁有不少店铺,成衣店、首饰店、点心铺子一应俱全。
打量了一圈,宋琳琅发现附近并没有酒楼一类的。略一思索也就明白了。
这里本事普通百姓聚居的地方,消费能力也有限。只要是脑子没有坏掉,根本不会有东家将大酒楼开在这种地方。
西边的天竺街到是又不少商贾巨富,那里的酒楼应该不少。
春熙路虽然没有富人,但普通百姓胜在人口多。这样大的群体加在一起消费能力就不容小觑了。
哥哥嫂子这小面馆就是面向普通百姓的。目标群体就这样定位下来。
“哥哥,你们准备做什么生意?”宋琳琅问道。
宋灿挠了挠头道:“我和你嫂子合计着要开个面馆,你说怎么样?”
宋琳琅知道宋灿和面擀面最有一手,李英子又勤快能干。两个人配合着说不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呢。
“我觉得挺好的。到时候我得了空还能给你们研究一下新的菜品
。”宋琳琅想到自己当初在现代可没少吃面食。
从陕西的油泼面到武汉的热干面,从云南的过桥米线到延吉的冷面,她都吃过。说不定到时候她将这些研究出来,他们一定赚得盆满钵满。
“欸—是不是前面那一家?”李英子指着前面道。
宋灿和宋琳琅随着望了过去。果然一堆商铺中间有一家空空的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