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言语交锋,坦然自若(2 / 2)

王远山微微挑眉,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文件,纸张在桌面上铺开时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是安晴书记最近申请的财政拨款记录,短短三个月,光是调查经费就批了六笔。”

“周书记不觉得,这数字有点……夸张?”他的食指重重敲在文件上,“而且每次拨款,都是特事特办,跳过了常规的层层审批。”

周志高低头看着文件,嘴角却泛起笑意。

他起身走到书柜前,取出一本厚厚的红色档案册:“王书记,您看这个。”

他翻开档案,里面全是安晴带队查处的案件卷宗,照片上,被查封的账本堆成小山,涉案人员垂头丧气的模样清晰可见。

“这些案件,哪个不是棘手的硬骨头?”周志高指着一张照片,画面里是安晴在暴雨中指挥查封黑诊所,“那天她发着高烧,还坚持到凌晨三点。”

“为了查清楚医疗设备回扣案,她带着纪委同志在仓库核对了整整一周的票据。”

王远山的目光在卷宗上停留片刻,又回到周志高脸上:“就算如此,特批拨款的程序还是不合规。”

“程序是死的,人是活的。”周志高合上档案册,“当时情况紧急,那些腐败分子正在转移资产,如果按常规流程走,证据就全毁了。”

“我作为市委书记,在紧急情况下行使特批权,事后也向省委做了详细汇报——这些记录,王书记随时可以查阅。”

他突然轻笑一声,“说起来,要是我真想搞什么‘权钱交易’,何必把拨款明细做得这么清楚?”

王远山沉默了,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文件边缘。办公室里安静得能听见墙上挂钟的滴答声。

过了许久,他突然开口:“周书记,你知道为什么匿名举报信里会提到‘干预司法’吗?”

他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报纸剪报,上面是关于俞九襄侦破连环盗窃案的报道,“有人说,这个案子本该移交省公安厅,却被你留在了市里处理,是不是因为俞局长是你的亲信?”

周志高接过剪报,目光扫过上面的文字:“王书记,这个案子我记得很清楚。”

“当时案件发生在阳市开发区,涉及多家企业的核心技术被盗,省公安厅确实想接手,但我们考虑到案件特殊性——”

他敲了敲剪报上“商业机密泄露”的字样,“被盗的技术一旦流出,会给阳市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而且,俞局长带领的刑侦队已经掌握了关键线索,继续由他们办理,效率更高,这些情况,我都向省委做了书面说明。”

他走到窗边,望着楼下市政府广场上正在晨练的市民:“王书记,我在阳市这几年,不敢说做得多好,但问心无愧。”

“每一个决策,都是为了老百姓,就像这次干部任用,刘喜来在卫生局把‘阳光采购’做得有声有色,李固在组织部优化了干部考核制度,方文在公安局让全市治安案件下降了40%——这些成绩,老百姓都看在眼里。”

王远山站起身,走到周志高身边,两人并肩望着窗外。

“周书记,我在纪检系统干了二十年,见过太多人在调查时信誓旦旦,最后却原形毕露。”他转头看向周志高,“但你确实不一样。”

他突然笑了,这是谈话开始以来第一次露出真心的笑容,“也许,我这个老纪检,是该放下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了。”

周志高也笑了:“王书记,您这种严谨的态度,正是我们需要的。”

“要是每个纪检干部都能像您这样较真,那些腐败分子就无处遁形了。”

他伸手示意王远山坐下,“对了,既然王书记要在阳市多待一段时间,我想邀请您参加明天的民生工程汇报会。”

“看看我们在老旧小区改造、乡村医疗建设上的成果——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成绩。”

王远山坐下时,眼神里多了几分欣赏:“周书记,我还真有点期待了,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要是发现问题,我可不会留情。”

“求之不得!”周志高拍了拍王远山的肩膀,“有您这样的‘啄木鸟’盯着,我们工作起来更有干劲!”

两人相视一笑,办公室里的气氛,终于从剑拔弩张变得轻松起来。

而这场看似普通的谈话,却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王远山改变了一些对周志高的看法。

准确来说,是王远山不再将周志高当成违法乱纪的可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