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梢一抖,段南歌瞄了眼满眼笑意的天宋皇帝,只觉得天宋皇帝这分明就是在给她找麻烦。
“谢陛下恩典。”不论如何,先坐下再说。
于是扯了把颜雅君,段南歌跟颜雅君就一前一后地登上了筑台,各自一边地坐下,唯一的默契便是默认皇甫静怡身边的位置是属于段南歌的。
而段南歌只顾着皇甫静怡,坐稳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另
一边竟就是秦昊,虽说一个在筑台之上,一个在筑台之下,中间还隔着些距离,可这个排位顺序终究还是让人心里不太舒坦,尤其是让段子萱的心里极其地不舒坦。
那筑台之上有两个位置,段南歌怎么偏偏就坐到楚王爷的身边去了?
似是察觉到段子萱的不忿,国公夫人不动声色地伸手去握了握段子萱的手,示意段子萱不要生事。
不知道是想在皇甫静怡面前混个脸熟,还是有意为难皇甫静怡,北凉的呼和王很快就端着酒杯起身,看着皇甫静怡笑得十分爽朗:“久闻圣女风华绝代,可惜小王只在天宋陛下的宫中寿宴上远远地见过圣女,更是从未有机会能与圣女聊上几句,今日难得圣女赏光,小王敬圣女一杯。”
话音落,呼和王便举着酒杯站在那里,不喝,却也不落座,显然是在等皇甫静怡的回应。
瞥了眼呼和王,柳上前一步,给皇甫静怡的酒杯中倒满了酒,而后皇甫静怡才端起酒杯,身姿款款地站了起来,微微侧身,勉强算是面向了呼和王,话没说一句,只是将广袖一展,遮着脸就将那一杯酒一饮而尽,坐在皇甫静怡身边的段南歌看得分明,皇甫静怡当真是实实在在地将那一杯酒都喝了下去。
酒喝完,皇甫静怡就坐了回去,而没想都皇甫静怡会如此配合的呼和王却还傻站在那里。
郭聿轻咳一声,温声道:“圣主不善言辞,还请呼和王见谅,聿自罚……”
“不必不必!”呼和王像是刚回过神来似的,忙笑呵呵地打断了郭聿的话,“圣女果然是女中豪杰,爽快!”
话音落,呼和王也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而后心满意足地坐下,视线却总是瞟向皇甫静怡。
皇甫静怡眉眼低垂,沉静如水,对这道
视线毫不在意。
有一就有二,呼和王开了这敬酒的头之后,向皇甫静怡敬酒的人就一个接着一个,皇甫静怡不说话,郭聿不阻拦,旁的人自然也不能多言。
李青垂眼盯着杯中的酒水,听着那些人花样繁多的敬酒之词,听着皇甫静怡一次次起身裙摆摩挲的声音,听着风吹得环佩叮当的声音,握着酒杯的手越攥越紧。
就坐在李青旁边、只比李青靠后半个身位的西齐大将军将李青的反应尽收眼底,见这一轮敬酒已经接近尾声,便朗声说道:“三殿下,您不敬圣女一杯吗?久别重逢,总该庆祝一下吧?”
西齐大将军此话一出,喧哗不已的宴席顷刻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因为那一句意味深长的“久别重逢”而怔住,有人不解地看向李青,也有人好奇地看向皇甫静怡。
李青偏头,怒目瞪着西齐的大将军,而皇甫静怡不动如山,连神色都未有丝毫改变,只是搭在腿上的左手里却握着一枚环佩,那环佩正是心从李青那里讨回的环佩,是皇甫静怡还只是圣女候选人时佩戴的腰牌,上面用皇甫氏独有的文字刻着皇甫静怡的名字,心将那环佩带回时,环佩上仍有余温,还浸染上了某种独特的香料气味,似是常年被人贴身收着一般。
半晌之后,宴席间终于响起了李青敦厚温和的声音:“前次见到圣女殿下还是在前年的天宋万寿节上,去年本殿下不巧错过了天宋的这一盛世,细算起来,今日也的确是久别重逢,本殿下也该与众位一样,敬圣女一杯。”
说着,李青就端起酒杯站了起来。
“殿下且慢!”西齐的大将军立刻就出言拦住了李青,“殿下知道臣说的并非此事。”
李青低头看向仰着头一脸得意的大将军,脸色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