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王宜修26(2 / 2)

盛宏。盛长柏:“不可!”

“……”盛长柏愤恨地瞪向盛宏,却见盛宏又蹦蹦跳跳到了海朝云身边,正关切的看着她。

那眼神,和当年看年轻时的林噙霜一模一样,甚至更甚!

瞬间气得不想再说,被逼无奈以父替子借种是一回事,明目张胆地你侬我侬就是另一回事了。

让你帮忙,没让你偷家,老登!要点脸!

盛宏却完全没往盛长柏那边看,对着宜修和盛老太太跪下,求道:“不可啊,朝云肚子怀着的再怎么也姓盛啊。”

宜修、盛老太太:“……”这话倒也不假。

明兰一脸我在哪里,我是谁,又发生了什么?

这个世界男人的不要脸程度,终究还是超出了她们女子的想象。

盛宏还在继续为自己的罪行开脱,不惜卖儿子,“你们有所不知,柏儿他,他子嗣有碍啊!”

“噗!”

不知从哪里传来一声嘲笑,放眼一看,宜修带来的丫鬟纷纷急忙低下头。

“嗯。”宜修深沉地嗯了一声,淡定道,“你继续说,我听听。”

“哦。”盛宏点头,快速变脸,一把鼻涕一把泪,“母亲,大娘子,你们也是为人父母过的呀。”

“朝云比明儿如儿也大不了两岁,若是让她年纪轻轻就失去了当母亲的机会,岂不是罪过,让海家知道了,我们怎么交代啊。”

盛老太太今天遭受的刺激太大,神志都开始恍惚了,带着怒意问:“所以你想怎么样,嗯!?”

“求母亲,留下这个孩子吧!”盛宏叩首恳求。

这场景十分眼熟,宜修细细想了想,明白了。

笑着对盛老太太道:“母亲您看。”

“我不看!”盛老太太已经有了应激反应,只要对方开始喊母亲,或者用您这种敬语,就指定没好事。

但宜修还是要说,“当年林噙霜大了肚子,主君为了纳林噙霜也是这么一番说辞和场面。”

“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上跪天地,下跪父母。主君倒能耐,除了大婚之日的夫妻对拜,还为两个女人下过跪。”

盛宏:“……”

盛老太太:“……”

“唉。”宜修叹了一口气,脸上却没有一点哀伤,只有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和嘲讽。

“不会这次主君又想让我喝自己儿媳妇的妾室茶吧?”

盛长柏忍无可忍:“荒唐!”

“你闭嘴。”盛宏腾的一下跳起来,怒道,“老子说话,轮不到你一个小辈插嘴,若不是你没能耐,会有今天吗。”

直接堵得盛长柏哑口无言。

但别看他们父子俩吵得厉害,实则也是在唱双簧,对于海朝云的孩子,二人可都是想保住的。

就连盛老太太也这么想,只是没有明说。

海家的助力,对现在孤立无援的盛家来说,可谓是至关重要。

为了盛家,或者说为了一口气,从年轻时死撑着到现在的盛老太太,比谁都希望盛家蒸蒸日上。

只有这样才能证明她当初没有错,是探花郎没有眼光,但她品行高洁,就算被辜负,也会对丈夫的庶子尽心尽力。

且比探花郎,比任何人做得都要好。

所有人的心理和执念欲望,宜修如何不明白。

她最擅长的不就是这个吗。

如今水已经搅浑,也到她开出条件的时候了。

宜修语气格外平静:“我要你们手上所有拿得出来的庄子和田地,包括盛家的祖业,海家的嫁妆,徐家的棺材板。”

一石激起千层浪,刚刚还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人齐齐抬头看向宜修。

盛宏:“你这是趁人之危,狮子大开口!”

“你做下这样的肮脏事,还想保下儿子,我凭什么忍。”宜修当即回怼,“大不了一拍两散,我带着如儿回娘家去。”

“就算娘家不要我,还有华儿呢!”

“咳咳!”盛老太太咳嗽几声,虚弱道,“你连我的棺材板都要算计?”

宜修回眸,笑道:“你当初不也是这么算计我的吗?”

盛老太太眼神一凛。

“你早就知道我母亲偏爱大姐姐,而大姐姐是断断看不上盛家的,想来你也打听到我自小不在父母跟前长大,什么本事都没学会。”

宜修叙说着原主的经历,神色分外平和,“也因此我父母对我很是愧疚,嫁妆方面定不会比受宠的大姐姐少。”

“所以你挑中了我。而今时今日,都是你们的报应。”

盛老太太惊出一身冷汗,她的这些算计和谁都没说,连盛宏都不知道。

一直以来,盛宏享受着王家的助力,却嫌弃这个儿媳的脾气粗鲁,对她定这门婚事也一直颇有怨言。

现下却被眼前的苦主看透了。

她身形一晃,两眼泛白。

“祖母。”明兰担忧不已,“大娘子,祖母挑中了你,可到底没有算计你的嫁妆啊。”

“明儿,不说了。”盛老太太强撑着一口气,“去将我床头的盒子取来,田地庄子都是身外之物,她要就给她。”

盛明兰不甘道:“祖母,这都是您的养老钱。”

盛老太太摆摆手:“不怕,祖母有体己的银子,这些天地庄子本就是要留给你和柏哥儿的。如今,唉。”

最后一句话,一声叹息,又维护住了她都是为了盛家的形象。

令盛宏盛长柏,乃至海朝云都大有感触,老太太这是在为他们掩盖罪责。

宜修接过契约,头也不抬,“你们的呢?”

盛宏、海朝云一哽:“……”

孩子还没生,海家的助力没拿到,先自割一条大腿喂狼。

这感觉,这滋味,谁懂啊!

宜修不懂,只懂赚钱,种粮食,招募农民,暗自饲养军队。。

不光是她从各行各业找到的有心反抗的女子,还有华兰掌握的袁家私兵。

前者在暗,后者在明,但都需要大把的银子和粮仓。任重而道远啊。

没有银子,凭什么让人拼命,没人拼命,谈什么革命。

以后还会掌握齐家,梁家,荣家等有爵之家的私兵,凡是能遇到,能利用的人家,统统都被宜修记在了心里。

形成一张大网,但都是后院女子交际,又不会被人注意到。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