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没有人呢?我在家乡,置办了四百亩的田庄,还有一所庄房,老刘夫妻就跟我一起回去,也有人服侍。”宁先生这话一说出来,翠玉就晓得宁先生都安排好了,于是翠玉没有再说话。
宁先生看着女儿的眼泪在眼眶里面转,轻轻地拍了拍她的手:“我这里还有上千银子的积蓄,到时候,我就拿三百银子回乡,剩下的,都让你拿着。”
“我不要。”翠玉声音闷闷的,宁先生语气还是很温和:“你拿着,郑家这边,如果万一有个什么,你也好有银子傍身。”是银子傍身,而不是等郑家有个万一,就要翠玉把这些银子拿出来填了郑家的坑。
尽管翠玉晓得,郑家这个坑,翠玉这点银子压根连一层底都填不好,翠玉还是哽咽了:“爹爹是不要我了吗?”
“我怎么会不要你呢?只是你现在身份有了改变,我若依旧在郑家,难免会有人对你说三道四。”宁先生的话让翠玉更难受了,都是为了自己,父亲才没了差事。
“再说,我已经快五十的人了,也做不动了,回到家乡,有房子住,有田地,再让他们开上几亩菜地,自己种菜吃,每年也花不了太多银子。”宁先生只能描述自己想象中的乡居生活,翠玉嗯了一声:“那爹爹要,要常常给我写信。”
“你这孩子,我怎么会忘记给你写信呢?”宁先生看着小儿女态毕露的女儿,继续安慰着,翠玉想对父亲露出一个笑,却怎么都露不出来,而张嬷嬷已经端着饭菜进来,笑着道:“说完了话,就该用饭了。等用完午饭,也就该,该回去了。”
出嫁之后,这里就是翠玉的娘家,而不是家了,这个宅子,也只是宁先生租的,并不是宁先生买的,等宁先生离开,自然会退租,到时候翠玉想思念父亲,也不能进来看看,而只能站在院子外面,听着院内传来陌生人的笑语欢声,这让翠玉十分难过,但这样的难过,翠玉却不能显露出来,只能对宁先生笑,努力地露出笑。
刘妈的手艺还是那样好,翠玉为了哄父亲开心,也就添了半碗饭,吃完午饭,那些东西都已经收拾好,郑家来人都搬去郑家了,翠玉晓得自己就该回去了,于是翠玉站起身:“爹爹,我们就走了。”
“去吧,好好地过日子,不要惦记着。”说话时候,宁先生往翠玉手中塞了一叠银票,翠玉晓得不能推拒,也就手里紧紧握住这叠银票走了出去。
等上了车,翠玉才把这叠银票打开,几张银票加起来,也有一千来两,这些银票让翠玉又想哭了,但翠玉只能强忍住眼泪,把银票放进荷包里面放好,等下车时候,翠玉已经又和平常一样,仿佛还是那个什么事儿都不担心,什么事儿都在自己手中的郑大奶奶。
翠玉先去和郑太太说话,郑太太自然也要问问翠玉回去的情形,等听到宁先生要回乡去了,郑太太就叹了口气:“亲家总是想得这样周到,倒显得我们一点都不周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