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2 / 2)

听这话,带着厚厚的棉手套的众人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纷纷朝外走去,东家离开绥宁城之前可是交代了若是有什么要事,就会让小少爷过来。

与此同时,一只信鸽落在了院内,为首的管事取下信鸽爪中的竹筒,拆开一看,低声惊呼。

郭羲众人走进,看着管事,“怎么了?”

管事笑道:“见过小公子。”又望向了郭羲身旁的众人,有些迟疑。

郭羲见其眼神,先是指了指赵和:“这位是六爷,素来与我们家交好。”又指向了贺祥安,亲昵道,“这位是我的祖父,贺将军。”

管事一听,连道:“见过六爷、贺将军。”

又朝贺将军笑道,“北狄那边方才来信了,说是贺将军等人打了一场大大的胜仗,让那北狄小国屈服于我泱泱大国,还签订了一个开关的协议。正是这一封协议让那些匠人动了心,答应来我大昭的琉璃作坊。”

郭羲:“那也太好了!”琉璃作坊虽然能够生产不少精美稀奇的琉璃物什,但匠人有限,若是去生产稀奇的物什,就少了一部分的精力生产普通百姓可以用的物什。

为了能够让百姓们用上琉璃制成的器皿,只得分心去生产一些相对粗糙的器皿卖给平民,若是能够请来北狄的匠人,只需让他们去做那些平民所用的琉璃器皿即可。

赵和看向管事,又望了望琉璃作坊的内部构造:“若是那些北狄的匠人来到我大昭,你们打算如何安置?”

管事愣住,这件事他们还未想过:“或许是与我们同住。”

赵和摇头:“北狄的习性与我们大不相同,若是住在一起,只怕会引发巨大的矛盾,你们需要分开居住,同时为了避免他们学到我们的秘术,最好重新建造一个作坊……”

一连串的话从赵和的口中冒出,管事望向郭羲,他才是少东家,这六爷虽然与少东家交好,可这也是越俎代庖了吧?

郭羲微微颔首,王爷所想确实并非常人所能及也,那自然是按照王爷所说去操办,心中对赵和更为敬佩。

管事见状,立马拿起纸笔,将要点一一记下,又望向赵和:“六爷,小的还有疑惑,若是北狄前来的众匠人见我们如此重的防备心是否会内心起了隔阂,不愿再为我大昭做事?”

赵和:“自然,所以你们也要设下一定的收拢手段,可以挑选一定的人传授一定的秘术。”

管事恍然大悟,连连道谢,送上几个锦盒,内里装着不同的琉璃茶具,甚是精美,原来是备着送东家的。

赵和将琉璃作坊的一应事务悄悄记在心中,便带着众人一同前往京城,郭羲自然也在其中。

绥宁城距京城的不远不近,只需十几日便到了,沿途中有着不少的村庄。

而在郭羲的交代下,方沛林处理起贪墨案手起刀落,少了先前的退却之意,更显大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