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件案子估计很有可能成为一件永远的悬案,毕竟什么有效线索都没有。”许韵寒曾经追踪报道过几起类似案件,最终都不了了之,一直什么进展都没有,警察资源总不能一直就耗在一件案件上。在很多现实而实际客观的问题之下,被束之高阁或匆匆结案的例子枚不胜举,总之,现实就是如此现实。
几人正讨论着,那森端着一个很大的底部平坦的竹编筐,里面满满地装着食物,走了进来,看见几人还在谈论着那件案件,不满地皱皱眉,说道,“你们怎么还在说那件事啊,多不吉利,这有什么好讨论的,天色都黑了,摆上桌吃晚饭才是正经事,纳吉,过来帮姑母把桌子打开摆放好。”
晚餐很丰富,种类多,量很足,有糌粑,牛,羊肉,青稞酒,酥油茶。糌粑,是农牧区普遍的主食。它是将炒熟的青稞用石磨加工成面粉,又称“炒面”。青稞酒,藏语叫做“羌”,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
酿造青稞酒无需复杂的程序,在藏区,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制。酿造前,首先要选出颗粒饱满、富有光泽的上等青稞,淘洗干净,用水浸泡一夜,再将其放在大平底锅中加水烧煮两小时,然后将煮熟的青稞捞出,晾去水气后,把发酵曲饼研成粉末均匀地撒上去并搅动,最后装进坛子,密封贮存。如果气温高,一两天即可取出饮用。
青稞酒具有清香醇厚、绵甜爽净的特点,饮后头不痛、口不渴的独特风格,在强手如林的酒类行业中可谓独树一帜。
酥油茶,是藏民普遍喜饮的佳品,也是待客的最佳饮料。制普通的酥油茶时,将茶叶熬成红汤,熬好后,把茶渣筛滤出来,又将趁热的茶汤倒人事先放有酥油、食盐的桶内,再倒过鲜奶,没有鲜奶的可用奶粉代替,同时打几个鸡蛋倒入桶内,用打茶工具在茶桶内不断地搅和,使酥油等食料充分而均匀地溶于红茶中,然后装入陶制的壶内,放在微火上保温,以便随时趁热取饮。
第77章 酒桌上的惊喜
“谢谢那森阿姨,还有贡布大叔,当然还有格桑纳吉兄弟,还有温如,谢谢你们的款待。那森阿姨,这些好吃的都是你做的呀,手艺太棒了,看起来就很好吃的样子。”许韵寒开心看着桌上摆放的满满的新奇的食物,这些都是早有所耳闻,却从未尝过的美味。
许韵寒这边正和那森客套着寒暄着,余光之间突然注意到,温如朝着自己和戴小贝笑了笑,神情怪异,脸颊泛红,恩很像是特别想笑出声,又努力憋着笑的表情,脸都憋红了。
本来没明白她到底笑什么的两人,没一会儿,在贡布大叔哐哐地在她俩面前一人放了一个大碗之后,许韵寒瞄了瞄桌上那一大罐青稞酒,悟了明白了,这是要喝酒啊,作为客人喝得越多越豪爽,主人才会高兴。
贡布端起那罐青稞酒对着桌上的那个银质酒壶,倒满了一壶,然后用手在壶嘴上和杯口边上粘一小点酥油,这叫嘎尔坚,意思是洁白的装饰,然后直接用酒罐给自己倒了一碗,然后分别用酒壶将许韵寒戴小贝面前摆的碗倒满,贡布端起酒碗说道,“只是些家常便饭而已,太客气了你们,来,两位小姑娘,大叔先敬你们一杯,欢迎你们来家里做客。”
许韵寒此时心里暗自庆幸,幸好刚才她俩临时抱佛脚,在温如那儿学了学敬酒礼仪还有些餐桌礼仪,藏族人民在敬酒、喝酒时也有不少规矩。
比如,主人向客人敬头一杯酒时,客人应瘵起杯子,用右手无名指尖沾上一点青稞酒,对空弹洒。同样的动作做完三下之后,主人就向你敬三口一杯酒。三口一杯是连续喝三口,每喝一口,主人就给你添上一次酒,当添完第三次酒时客人就要把这杯酒喝干。
两人现学现卖倒也算有模有样,贡布大叔和那森阿姨见两小姑娘喝酒喝得爽快干脆,笑意加深,也更加热情地招呼着几人吃东西。
最让许韵寒觉得有意思的是,藏族朋友在敬酒时会唱祝酒歌来助兴并且抒发自己的感情心情。藏族有一句笑话:“喝酒不唱祝酒歌,便是驴子喝水。”谁来敬酒,谁就唱歌。唱完祝酒歌,喝酒的人必须一饮而尽。刚才格桑和纳吉敬酒的时候就唱了祝酒歌,可惜是用的藏语,三个汉族女子都没听明白,但仍然很欢乐地鼓掌起哄。
一顿饭吃了快两个小时才结束,许韵寒正想动手帮着收拾残局,那森拉了拉她手,笑眯眯地端起一个大银碗递给她,然后同样递了个和她一样大小的银碗给戴小贝,说道,“这是饭后银碗酒,是不能谢绝的,要喝完的,不然我就会罚你们喝两碗。”
许韵寒已经喝了不少,此刻端着银碗,手颤了颤,这藏族人民太热情好客了啊,有些招架不住了,和同样红着脸端着一碗酒的戴小贝对视一眼,还是喝吧,先喝一口,那森斟满,再喝一口再斟满,第三次后了一口,斟满,然后一口喝完。
在藏族朋友家做客,饮酒时有一定禁忌,不能一饮而尽,而要遵循松珍夏达的“三口一杯”制。在弹酒敬神后,受酒者应先饮一口,敬酒者续满酒杯,受酒者第三次饮一口斟满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滴酒不剩者,才是最有诚意的。
“好”当场响起一片赞好声。
而那森不知何时回了趟里屋,片刻之后,手捧着两条白色哈达朝许韵寒两人走过来,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直接系在她们的颈上,然后祝福道,“欢迎我们的两位贵客,愿你们永远健康欢乐。”
哈达是藏族人民蒙古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哈达类似于古代汉族的礼帛。方志蒙古二卷中云所谓哈达者,帛也。或以绸、或以白、或蓝、长短不一,长约一尺五寸或一尺二寸,两端有拔丝,约半寸许,其长短视受者分级而定。
在藏、蒙古等民族人士顶礼佛像、拜见尊长、迎来送往、致敬致贺、婚丧嫁娶等礼仪活动中,均有献哈达的习惯。由此,敬献哈达表示人们对佛的敬仰,对迎见之人的敬意与祝福。
这可是作为受欢迎受喜爱的客人才能获赠的哈达,许韵寒和戴小贝纷纷道谢,许韵寒想敬敬那森,俯身去拿起那个装青稞酒的银质酒壶。
温如奇怪地看着,一手拿着酒壶呆呆站着直发愣的许韵寒,推了推她,“小寒,傻站着干什么,喝醉了吗”
身体被推得晃悠了一下,许韵寒回过神来,紧了紧手上拿着的酒壶,依然可见察觉到醇香甘甜的青稞酒味道阵阵传来,手掌心感受着灼热的温度,许韵寒此时也顾不上其它,只匆匆跟大家说声,“没喝醉,先等我看看这个酒壶再说。”
周围人都被她这个十分突然的举动弄得满头雾水,只有陪着许韵寒去过一次古玩店的温如,摸着点门头,看了看她手中拿着的酒壶,莫非那个酒壶是个古董
许韵寒当然是已经确定这个酒壶很有念头,不然也不会被惊到,仔细查看着手中的酒壶,这是通身银制的酒壶,三十厘米左右的壶身高度,双鹰提手,壶身上面还雕刻着繁复的纹饰,虽然层层叠叠地很复杂,但却不杂乱,图案布局合理,花纹疏密得当,纹样主次分明,形体美观协调,反而表现出一种异域风情独特的美感。
由于存世时间至少有五六百年,按照异象表现还有上面纹饰特征来看,许韵寒初步认定,这个酒壶应该是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