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步入九零(2 / 2)

大家不约而同地跟着哼唱,歌声载着青春的回忆,在雪后的晴空下飘向远方。

回到学校才上了两天的课又放假了,元旦来临。

因为元旦前一天的晚上学校举办了联欢会,所以大多数能回家的学生们是元旦上午才离校。

虽然父亲买了车,但是苏渺还是坐唐子逸的便车回家。

这是她在忙碌的大学生活中,为数不多能和嘉音、子逸交流的时刻,友情是需要定期维护的。

1990年的第一个早晨,苏渺坐在车里向外看去。

金色的晨光照在照在街道两旁新开的个体商铺招牌上,鲜艳的油漆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公交车拖着长长的尾音进站,车身上还贴着崭新的\"庆祝元旦\"标语。

人们排队着上车,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结成霜,脸上却洋溢着喜悦,与身旁人畅聊着。

在路口处停下等待,人行道上的大妈和有人唠嗑:“一年更比一年强!我闺女说这个月厂里要发奖金咧!”

几个穿皮夹克的年轻人骑着“永久”牌自行车飞驰而过,车头挂着的双卡录音机正放着崔健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街角新开的卡拉oK厅门口,围着群看热闹的小孩。

转过人民广场再往前,巨幅广告牌上画着海尔冰箱的广告,底下刷着醒目的标语:

“迎接九十年代,共创美好生活!”

回到胡同里,一派喜气,街坊们凑在一起聊天,看到苏渺回来还关心的问上几句。

李大娘从院子里追出来,让丈夫赶紧把熬好的中药喝掉。

李大爷皱着眉头接过印有“劳动模”字样的搪瓷缸,他粗糙的手指摩挲着迟迟不愿入口,缸身上“大干四化”的红色标语已经有些褪色。

苏渺回到家,见院子里没人,便去了店里。

这个时候还早,大家刚开始做准备,苏渺加入进去,和家人员工们边干活边聊天。

苏元正说:“渺渺,今天庆祝元旦,我们提前下班,做完了午餐的生意就休息了。

我买了好些菜回来备着,现在天气冷了,我们来打边炉,再煲好汤来补一补。”

“好呀!好呀!听说今天有晚会直播,不知道有没有相声小品。”

“应该是有的,之前国庆有个演小品的演员,演得特别好,希望今晚他也能上。”

苏渺手里摘着菜,思绪渐渐飘远,90年啊!发生的事情还真是不少。

我们首次成功发射了商用卫星,京城举办了亚运会,外头打了几场仗,有国家分割独立,有国家合而统一。

世界格局千变万化,国内经济一片向阳,还有她一直关注的那个板块……

晚上,热腾腾炭火让火锅咕咚咕咚的滚着,英子姐早就回了邕城,家里只剩苏渺、苏元正和蒙穗一起吃饭。

当他们正要开动时,敲门声响起,李大娘送来了一大海碗的饺子。

“我们这好日子都喜欢包饺子,我寻思着你们南方可能不常做,就盛一碗过来。”

苏渺惊喜地收下,给了一小罐软姜糖做回礼,李大娘念叨着她总是这么客气。

巷子里不知谁家的孩子点起了炮仗,苏渺咬破饺子,热腾腾的汤汁流进口中。

九十年代的第一个夜晚,就这样裹着烟火气,温柔地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