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2 / 2)

“到时罢官废爵,可别怪备不讲情面,没提前有言在先。”

天子严厉的话,让郭嘉有些咂舌,好在他并非这三地太守,不然必会提心吊胆的忙碌。

而郭嘉也明白,朝堂治吏绝对不能松懈,朝堂若松一寸,地方官吏就敢松一尺。

不是针对当地太守,是对付那些认为天高皇帝远,天子只会待在京都,故从此有了怠慢的官吏。

“回禀陛下,三郡荒田重新开垦七百三十七万八千四百二十二亩,掘引水灌溉渠道二万余条,水车此时共计三千五百三十八架,各式农具铁器目前推广甚少,主要还是木质农具较多。”

“更重要的还是汝南等地因战乱缺乏耕牛,若想提高开垦速度,恐怕需要大范围饲养的耕牛,如此看来,并非一日之功能成。”

郭嘉拱手作揖对天子说道。

“可惜草原的牛不适合耕地……”刘备微微惋惜,又整理了下思绪,复道:“中原与淮南替力劳作的畜牧极少,可从匈奴部落购买大量驴、骡代替一些简单耕种,恰好此时匈奴单于与诸王来到了关中。”

“传令让文若着人前去蛮夷邸与匈奴商讨此事,汉家可出茶叶、精盐购得,并非强买强卖。”

“雒阳工匠官署现今有便捷的农具推出吗?军械的研究可以暂时放一放,现在各郡皆在转军为农,让他们多把精力放在铁器与农具上。”

“命人多在司隶与河北一带多加探寻炼铁煤窑,用火烧水浇开矿的方法,来挖掘运输。”

煤矿其实早已被人发现,可以用来燃烧炼铁,但大多是开采露天矿,因为缺乏大规模开采的人力,更受限制于运输。

卖的价格极其昂贵,别说黔首百姓了,连一般的豪族都没有财力消费得起。

想冬季用煤炭取暖,还不如去山里砍柴草伐木来的便宜。

所以刘备没有想着去推广煤炭,就是因价格太贵,长途运输得不偿失。

寻找到煤矿,只有在邻近的地方开采使用,炼铁器尚且可以,取暖是别想了。

刘备问完了淮南等地,又把目光投向了交州,这地方有一种植物特别适合用来制糖。

把此植物引种到荆州、扬州等处,可谓又开拓了一条全新的商路,不仅可以卖到西域与塞外,还能走海上丝绸之路,换取一些有用的东西回来。

“朝堂派往交州的信使,至今还未有书信传回么?”

刘备略微皱起眉头,问道。

“至今未有消息,不过料想交州豪族不敢加害使者,此时荆州归复已有半年,交州豪族也该遣人主动北上了,今岁年末应有讯息传至关中,陛下不如静待时日。”

听见天子所问,郭嘉则胸有成竹,笑说道。

不过很快,他露出一缕忧色,斟酌了会,拱手道:“陛下,嘉担心的并非交州,反而是益州南部诸多的蛮夷,此时有大量粮草从益州运输至关中,以此恢复生产。”

“但此举却对益州南部诸郡造成了负担,时间一长必生怨言,需择良臣作为刺史前往抚之。”

一旦益州出现乱象,那就会影响关中各事,而郭嘉作为中书令,为天子出谋划策,不得不提前思虑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