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规模的大军团决战,韩遂并不是没有经历过。当年太尉张温、车骑将军皇甫嵩的时候,哪一次不是这么轰轰烈烈?虽然皇甫嵩当初也将他打得落花流水,但结果又如何,自己不是在西凉蛰伏几年之后,又开始继续在乱中风云中兴风作浪了吗?
这进进退退、输输赢赢、生生死死的事儿,在凉州这片地方都上演百年了。韩遂都亲自经历了十几年的光景,早就看得开了、看得淡了,拿着不当一回事儿了。
更何况,汉军才不过一次反戈一击,虽然赢得的确很漂亮。但在平原上的大决战,若说一次击溃战就算了解了战争,那也太荒谬了。在冷兵器时代,这种击溃战从来只能算一个阶段的胜利而已,溃败的兵士会渐渐聚拢回来,打掉的士气也会慢慢恢复。无论在乱世还是战场,能够笑得长久、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
想到这里,韩遂心里就渐渐鼓起了一点心气儿,捻须沉吟道:“此役我军虽大败,但实力尚未尽毁。汉军虽胜,但后继无力,此等微妙时刻,时间就是我们最锋利的武器。只要我们一面撤退、一面收拢败军
,未尝不能如汉军般忍辱负重后再反戈一击。”
成公英闻言也赞同地点了点头,他也认为这次的失败并不算什么。自古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攻守之间的转换更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耐力。倘若自军就此便要逃窜至西凉,那一切才叫功亏一篑,大败亏输。
并且,他还十分敬佩韩遂看破层层败象幕后本质的慧眼,眼下,时间的确站在自己这一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溃败的大兵会渐渐汇拢,天气也会越来越冷。到时候,自军迫切需要物资过冬的野望和战意,以及天气寒冷给汉军带来弓弩失利的种种因素,都会让优势再度回到自军胜利天枰的一方。
“没有人,没有人可以赢得过时间,时间对于我等来说,那就是命数啊……”这一次,韩遂悠悠吐出这番颇有感慨的话后,真正将目光投向了黑黢黢的夜幕。而这一次,他却感觉自己不再是那战战兢兢的小动物,而是一头进入冬眠等待着春天的熊。
就这样,在北地一战后的几日内,韩遂和汉室大军恢复了短暂默契的安宁。不过,这份安宁当中隐伏着的杀机却渐渐潜滋暗长起来。他们两方都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谁是下一次的追击者和逃跑者还不一定。
韩遂这一方,被汉军打散的人马逐渐再度汇集起来。北地一战后,韩遂只带着不足两万的嫡系部队仓惶而逃,并且还逃得十分狼狈。可仅仅
三天之后,那些犹如老马识途一样的羌胡勇士,便又回到了韩遂的身边,很快这支曾经的十万大军,便渐渐恢复到了之前六七成的威势。
毫无疑问,当最韩遂精疲力竭的时候,就是汉军一举击溃韩遂的最佳时期。可偏偏张郃却放过了这样的时期,显得他十分无能。但事实上,这根本与张郃个人能力毫无关系,完全是古代冷兵器战争客观规律导致的。
在韩遂精疲力竭的时候,不要忘了,张郃这一方也同样累得连路都走不稳。两方的士兵都是人啊,没有一个是不吃不喝、不死不休的机器。
另外,汉军虽然大胜,但也不是没有半分损伤。只要战斗,杀人一千自损八百的规律就不会失常,最多会在战损比上浮动一番而已。
而剩下战胜之后,诸如收拢战利品、打扫战场、养精蓄锐这些又都需要时间。若张郃不管不顾,只让编制不全、体力不济的兵士追赶上去,反而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庸将。
就这样,不管张郃愿意还是不愿意,两军方面的实力对比,又渐渐恢复到五五的水平。他们就像两名绝世高手的厮杀,刚才一招已有胜负,但真正到一方彻底倒下还需要绵绵不绝的战斗。在刚才短暂的休憩中,他们彼此都呼了一口气,调整好了身体,等待着这一次战端再起,就开始再度站在刀刃上对决!
两军的命运,就这样又差不多开始再一次站在了悬崖的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