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询问的是大成少府杨弘,面对着袁术那张担忧的脸庞,杨弘面色轻松、语气从容,淡淡地说了四个字:“大计有余。”
陛下,您放心,只管敞开了花,不仅够,还能剩点呢!反正不是花我的钱,您爱怎么花就怎么花,不过,估计到了最后,也只能剩那么一点了……可袁术同志这时哪还能听到这层意思,闻言那叫一个心花怒放。有钱就是不一样,于是大队人马高高兴兴地出城去了。
八公山就在寿春城北,本就没有多远的路,但因为是封禅大典,要风光、要尽善尽美,于是一路上车行犹如陆上舟,扈从如云骑如龙,大成新朝的皇帝文武踩着新铺的道路,中间甚至还住了半天新修的行宫,身边还有数百人的随行乐队时刻演奏,走得那叫一个爽!
骑马不过半天的路,袁术皇帝足足走了三天。然后,就在第三天的早上,八公山近了,袁术同志心生憧憬:
天上的神仙们,袁家的老祖宗神灵,本仲家来了,我们很快就会见面了……
见面当然要从爬山开始,然后怎么爬、谁来爬,就都有了严格的规定。袁术皇帝有些懊悔留太子在无忧宫了,他想着自己怎么也该让儿子见见老祖宗,然后又等了一天,才终于确定了爬山人选——大成皇帝袁术带头儿,被紧急召来的太子袁曜居中,国师兼上天联络员张烱在后,外加一些有头脸的宦官,就构成了此次封禅大典的人选。
当然,安全仍旧是第一位的,于是就在八公山脚下直到被改名为‘大舜顶’巅峰的一路之上,守卫的士兵达到了“两步一人”的程度。这种阵容,让刘协看到了,说不定蓦然就能想起当年董卓接受禅让时的景观。
毕竟,一切都太像了。董卓当年接受禅让,坐的是特制的‘万岁辇’,而袁术这次爬山,也是乘着特别打造的‘金辂’。护卫严密程度几乎一模一样,而且,袁术如今的身材吨位,也跟当年的董卓差不多,就连穿的服饰,也都大同小异……
到了山门时,袁术就换成‘步辇’继续往上爬,快到山顶时,他下辇步行。毕竟在古礼中,上天才是世界的真正主宰,任何皇帝都不过是‘总理山河’而已。
山顶一片好风光,祭坛己经堆好了,圆形,周长五丈,高九尺,暗合‘九王之尊’,青色,意为‘东天青帝’,为上古第一真神。大成皇帝袁术身穿衮服头戴冕冠,率先奠献,由他的第一臣子,国师张烱在旁跪读玉
册、玉牒文字。
张烱这位江湖骗子,混到这步地位,当真也激动万分。于是那只有六百四十多字的内容,生生被他读了半个时辰。这期间,袁术脸上的妆粉和着汗水滚滚而下,想杀了张烱的心思都有。要知道,这时节可是盛夏六月,就算袁术的‘衮服冕冠’再通风透凉,可本该就不高的八公山,远起不到降暑的效果,尤其还是大中午被毒辣辣的太阳当头照射的时候。
不过再长的文字也又读完的时候,然后由太子袁曜亚献、国师张烱终献,三献成礼,最后把玉册、玉牒放进金匣、玉匣中,再用金屑、乳香和成的泥把金、玉双匣封固,放入事先修造好的石函中。至此“封禅”之礼大成,山上山下齐呼万岁,大成天子独立山巅,前有古人,后无来者,顾盼自雄!
再之后,就是大加恩赏的环节了。所有参与这次封禅大典的文武都见者有份,一起升官发财。袁术还觉得有些不完美,又命人用玉石刻碑,将这一封禅事件记录下来,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到了无忧宫。
不过,当天晚上,大成皇帝就有些心思不宁,他连夜又将国师张烱召来,有些疑惑地问了一句:“国师,你说今日封禅,本仲家为何也没有见到祖宗先人,以及麒麟凤凰等异兽,这一切,是不是有点太平淡了?”
张烱国师似乎也有些想不通,毕竟之前的祥瑞辣么多,怎么关键时刻都不见了呢?于是,国师大人就思忖了一下,试探地问道:“陛下,要不咱们再封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