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说了也不懂,懂了也不上心(2 / 2)

三国新天子 隐于深秋 3008 字 5个月前

“这个话题,让子龙来回答就可以。”刘协这时脑子里已经在想着其他的事儿,甄宓这件事,说白了也简单。不管甄家是真心想联络汉室,还是受袁绍指使,刘协都不能当瞎子聋子,以为看不见、听不到这事儿就不存在。

他故意给甄家放出烟雾弹,其实就是已经对甄家这里有了防备。与其让甄宓真真假假地在长安这里搞阴谋,还不如主动想办法将计就计。很快,锦衣卫会跟地鼠一样将甄家尤其甄宓的情报挖个清楚,到了那个时候,才会是刘协跟甄家摊开底牌的时候——甄宓想当猎手,那就要先有成为猎物的觉悟。

这些道理,还是跟先前一样。跟徐晃说了也没用,徐晃即便理解,也不会放在心里。即便放在心里,也没个屁用。所以,此时的刘协再一次懒得开口。

此时的刘

协随意看了一眼法正挑中的那篇策论后,对冷寿光吩咐道:“记下这策论主人的名字,待元常等人过来时记得提醒朕。”

冷寿光自然从命,接过那策论后,不由失声咦了一声。已经驻足在沙盘模拟图前的刘协,不由转过头来问道:“缘何如此?”

“微臣听闻过此人。”冷寿光回答,脸色颇有些疑惑:“此人,正是当初私自上奏廷尉的那位县尉,就是,就是请求廷尉处死那个当街行凶犯人的那位。”

“哦?……”刘协刚才只看了这人的策论,还真没有看署名。此时听闻冷寿光又说出这事,不由又拿过了那张策论看了一眼署名:“原来是他啊。”

“陛下,此人也是我等云台战将当中一员?”徐晃对这事儿的兴趣极大。那表情在刘协看来,就好像徐晃以为集齐云台二十八战将,就能召唤神龙一样。

不过徐晃的表情虽然很白痴,终究汉室又发现了一名英才,刘协的心情还是很愉悦的,便笑着对徐晃说道:“此人倒算上不什么沙场战将,但精通兵法是一定的。非但如此,他还善于耍一些诡计,又精通律法,还懂得治理一方。整体来说,是个综合素质比较平均的人物。”

“全能型人才?”赵云忽然出言,口中的词汇让刘协蓦然还有些反应不过来。不过想着自己可能之前说过曹操就属于全能型人才,刘协便有些恍然:“差不多,只不过比起曹孟德还少了几分气魄,各项能力也略有不足。不过,总体来说,是汉室的一个好帮手。”

而这时,钟繇

等一众人也正好进入了宣室殿,刘协挥手免了众人的礼节,将那份策略递给钟繇开口说道:“草拟一分辟征,将这位京兆的杜畿调入尚书台来。不,还是将他擢拔为河东太守,协助徐荣镇守河东为好。”

历史上,杜畿就是在河东太守一任上才大放光彩的。而如今河东的那边,明显会是汉室打开局面的桥头堡。此时杜畿适时出现,刘协顿时对明年汉室取下并州又多了几分信心。

对于这种决定,钟繇一向是不会有什么质疑的。事实上,在这一点上,他与刘协的心腹谋臣都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没办法,刘协擢拔的人才实在太准了,迄今为止,他们还没有发现刘协有识人不明的状况。甚至,更诡异的是,很多人刘协最多同他们一样只闻听过名字,但却又那么敢大刀阔斧地提拔重用。

这样的结果,自然换来这些人都成为了刘协的心腹。就算钟繇,其实也属于这一行列。

这样的插曲,作为重要议会的一味调剂,自然再好不过。也由此,钟繇便面色含笑地顺势向刘协问道:“陛下又调一英才入河东,想必对并州一地已迫不及待了吧?”

“不只是我们,袁绍那个家伙,似乎又开始不安分了啊……”刘协手持一节竹竿,同样面色含笑,而那节竹竿的尽头,正将代表着袁谭的兵俑,向着徐州泰山郡那里开始缓缓推进:“袁绍令袁谭南进徐州,这蠢蠢欲动的架势,似乎是很恼怒曹孟德的赖账啊。只是不知,袁绍这是自信十足,还是已然狂妄得没边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