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傍晚的时候,孙少平和田晓霞才从古塔山上走下来。
他们在小南河边约好了下一次见面的时间,就有点依依不舍地分手了。晓霞回了地委自己家;少平看时间还早,想到东关金波那里坐一坐。
现在,孙少平沿着小南河边的马路,怀着激动的心情,向东关大桥那里走去。
一时三刻,城市的四面八方就成了灯火的世界。不知又来了什么重要人物,九级古塔上的彩色灯串也亮了,象半空中蓦地出现了一座琼山仙阁,景象壮丽而辉煌。
少平一身转快,迈着矫健的脚步走着。暑气消失了,凉爽的晚风从河道里吹过来,撩乱了他一头浓密的黑发。黄原河和小南河流泻着灯火,闪烁着金银般的光辉。
直到现在,少平还难以相信今天发生了这样的事
他第一次拥抱了一个姑娘,并且亲吻了她。他饱饮了爱的甘露。他的青春出现了云霞般绚丽的光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幸福。幸福从此以后,他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境地,他都可以自豪地说:我没有白白在这人世间枉活一场
他时而急匆匆地走着,时而又放慢脚步,让那颗欢蹦乱跳的心稍许平静一些。前面不远处就是大街,那里人声沸腾一片纷扰。人们你们知道吗知道这城市有个揽工汉和地委书记的女儿恋爱吗你们也许没人会相信有这样的事;这样的事只能出现在童话里。可这是真的
此刻,我为什么要去找金波是要告诉他这件事是啊,多么想给朋友说一说,好让他来分享我的幸福分享,这个字眼用得不恰当扯到哪儿去啦
是的,我当然会把这事告诉金波的,但不应该是现在。正如他和那位藏族姑娘恋爱一样,秘密最好过一段时间再给朋友倾吐。爱情啊,无论是橄榄还是黄莲,得先自己一个人嚼一嚼
既然不是去给金波说这事,现在就不应该去他那里此刻最好一个人慢慢地回味刚刚发生过的那一切现在,孙少平发现他已经走到东关大桥的人群里了。
他猛地停住脚步,不由向人行道旁边那个低矮的砖墙瞥了一眼。
一股冰凉从后脑勺沿着脊背传遍了全身。他顿时象重感冒退过烧似的清醒而软弱无力。刚刚发生的事一下子就似乎遥远了,而现实却又这么近地出现在眼前
他的两条腿自动走到那个砖墙下。他初来黄原之时,就是在这地方落下脚,开始等待包工头来买他的力气。以后他又不止一次来到这地方。
他弯下腰,不由用粗糙得象石板一样的手掌,在那砖墙上面摸了摸这是他经常搁那卷破行李的地方一种无限忧伤的情绪即刻便涌上孙少平的心间。
你有什么可高兴的你难道现在就比以前好些了吗你只不过和地委书记的女儿亲热了片刻,有什么可以忘乎所以地乐个没完瞧,你在实际生活中的一切都没有丝毫的改变。你仍然象一丛飘蓬流落在人间,到处奔波着出卖自己的体力,用无尽的汗水赚几个钱来养家糊口。你未来的一切都没有着落可岁月却日复一日地流逝了孙少平立在砖墙边,眼里旋转着两团泪水,街道上的人群和灯火都已经模糊不清。
爱情的温柔使少平感到自己变得脆弱起来。他现在痛心地认识到,就是他和她已经到了这一步,但他们仍然还在两个世界里而且随着晓霞的远走高飞,这两个世界只能是越来越远
孙少平强迫自己立刻回到现实中来。他,农民孙玉厚的儿子,一个漂泊的揽工汉,岂敢一味地沉醉在一种罗曼谛克的情调中是的,他和地委书记的女儿拥抱了,亲吻了,但这是否意味着他就能和她在一块生活他们如此悬殊的家庭条件和个人条件,怎么可能仅凭相爱就能结合呢更重要的是,晓霞的行为是出于爱情还是一种青春的冲动他马上就是省报的记者,能一直对他保持爱情吗
可是,他感到她确实是一片真心这时候,少平不由想起他哥和润叶姐的关系不幸的是,命运是否也要他重蹈他哥的覆辙
不他决不会象哥哥一样,为了逃避不可能实现的爱情,就匆忙地给自己找个农村姑娘。无论命运怎样无情,他决不准备屈服;他要去争取自己的未来当然,这不是说,他以后就一定能和晓霞一块生活即是没有田晓霞,他也要去走自己的道路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对于生活理想,应该象宗教徒对待宗教一样充满虔诚与热情
立在砖墙旁的孙少平闭住了眼睛。他看见,遥远的撒哈拉大沙漠里,衣衫褴数,蓬头垢面,一步一跪的教徒们。眼睛里闪烁着超凡脱俗的光芒,艰难地爬蜒着走向圣地麦加
他睁开眼睛,看到的是他所熟悉的世俗生活中的黄原东关。现在,夜色之中,灯火通明,人群熙熙攘攘;摊点小贩杂乱地散布在街道两边。各色人等,南腔北调,吆喝声不绝于耳。在他周围,最后一些等待包工头招工的工匠们,失望地收拾自己的行李,准备找个地方去过夜少平知道,这些人多半不会找旅社,现在是伏天,野外随便一个小土圪崂就能安息。
突然,他在对面电影院门口,似乎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他仔细辩认了一下:没错这是上次他用自己的一百元钱打发回家的小翠
这女孩子怎么又出现在这里呢
孙少平赶忙穿过马路,径直走到小翠面前,急切地问她:“小翠你怎又来了”
这孩子一边磕葵花籽,一边瞪住眼看着他。大概是因为他穿了一身新衣服,她几乎都认不出他是谁了。
好半天,她才“噢”地叫了一声,说:“你”
她显然已经记不起他的名字。她大概只记得,几个月前正是他给了她近一百元钱,才把她从黑包工头胡永州那里领出来,就在前面不远处的汽车站打发她回了家。
小翠看来不知如何是好,天真地从衣袋里掏出一把葵花籽,硬塞在他手里,说:“哥,你吃”
少平哪有这兴致他问:“你什么时间又来了”“快一个月了。”
“你为什么又要来呢”少平痛苦地问。
“家里没钱了,我爸又骂又打,叫我出来做工”“那你现在在什么地方干活”
“在北关哩”
“提泥包还是做饭”
“还是做饭。”
“工头叫什么名字”
“还是胡永州。”
少平一下子僵住了,他万万想不到,这孩子又重新跳入了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