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一个充满诗意与激情的时代。古老的华夏民族如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焕发出勃勃生机。然而,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人们在享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建国初期,为了医治战争创伤,国家积极发展社会经济,坚持走合作化道路,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政策,使我国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基本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兼顾农业和轻工业,物价稳定,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突飞猛进,但发展水平仍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导致物价不断上涨。计划经济体制逐渐不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国家实行了商品价格上的“双轨制”。一方面,国家通过计划控制需要投入资本的农副产品价格;另一方面,市场需求较弱的商品价格则由市场供需决定。城乡实行了以“责任制”为核心的新政策,将我国的经济发展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农村,土地虽为国有,但农民可以通过承包租赁的方式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经营活动。部分农产品在向国家出售的前提下,也可在农贸市场上流通获利。这种方式无疑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我国农村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国家鼓励人民群众从事多种经营,发展家庭副业。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一些食品加工、服装、机械制造等小规模乡镇企业不断崛起,逐步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形成了我国当时独特的城乡融合特色。
在城市,进行了企业公司化改革,实行了政企分开和厂长负责制,激发了企业活力和动力,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为公司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存在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客观问题。
国际上,以某西方大国为首的一些欧洲国家,为缓解二战后国内重工业过度发展造成的过剩压力,企图迅速占领中国市场,对我国进行了大量资本输入。当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对他们构成威胁时,他们果断变脸,撤回输入资本,使我国在产业结构失衡且资金链断裂的背景下,走向经济崩溃的边缘。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通过资本撤离的手段击垮我国。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通过发放国债的方式,遏制了第二次通货膨胀危机的发生。
转眼间,到了第二年春天,这也是八十年代的最后一个春天。崇高承包的铸造厂在老厂长袁贵田的苦心经营下,效益越来越好,不仅还清了全部贷款,还更新了部分生产设备,生产工艺也从低端向高端发展,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业务范围遍布省内外。
一架庞大的波音737客机呼啸着穿过云层,最终稳稳地降落在滨河机场的跑道上。随着飞机的减速,舷梯缓缓地靠向机舱,准备迎接乘客们的到来。
舱门打开后,乘客们陆续走出飞机。最后出来的是一男一女。女子看起来三十四五岁的样子,中等身材,烫着波浪发,戴着宽边茶色眼镜,穿一件浅灰色短毛呢风衣,搭配着深蓝色的直筒裤和黑色的皮鞋。她的脖颈上系着一条白底蓝点点的丝巾,为她增添了几分优雅。白皙的脸上神情凝重,她提着拉杆箱,环顾着四周。
男的从严格意义上说只是个少年,大概十三四岁的模样,长得非常可爱。他穿着学生制服,背着背包,安静地站在女子身边,个子只比女子稍矮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