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恶,这些人无法无天,没有人性!不仅把果园的果子全给摘了,现在还在逼着爹说做果脯的方子!
姜玲玲自然不知道姜家村那边发生的事情,还以为姜青青参加婚礼,在娘家住上两日。
苏建果看了两个半大小子,他虽然没有直接告诉村里人,但是心里有个从小玩到大的哥们的人选,叫苏建烈,但是姜玲玲已经选好了,那么他的好哥们就来不了了……
姜玲玲不在意,多一个试用工没什么,试用期工钱同样八百文,开单下个月继续用,不开单就换人,这销售的活还是需要磨炼和挑人的,当然这两个半大小子出面有些不稳重,现在买卖不好做,就算是订点粉丝再小的单子,店家也需要看人看物。
苏建果同样明白,姜玲玲是给他面子的,从前在铺子待人接物是必然的,可上门说生意没有过,怎么谈,怎么让利,怎么看出对方有意向,这些他是自己跟着学,摸爬滚打起来的。
如今家里也有两亩田,还想存着银子,到时候铺子还能降价,买个铺子,明年也开个杂货铺,到时候乐莹莹守个铺子,苏建果南来北往物色有的赚的东西,这低买高卖就是一项买卖。
只是需要成本高,买东西,周转时间都是还需要本钱的,今年这光景,还是老实攒银子为上。
现在姜玲玲东西越来越多,他接下来的收入还在增加,恐怕明年开起来赚的那点倒卖的利钱恐怕都没有工钱高,所以苏建果现阶段是一心扑在销售上,这之前打听的行情,但是可以用一些在如今的绢花和粉丝打开销售渠道上。
苏建果忽然觉得,路路皆通,有些摸到门道的意味。
而邦子和伯驰两人一开始就没有化解矛盾,原本说好要两个人也进来三个,即便邦子通过那个小孩子说的,没有原来那么恨这个‘叛徒’了,两个人一进来就是竞争关系……
因着铺子里有人在干活,晚饭不担心忙不过来了,姜玲玲早早的回到了苏家村,迎上来的媳妇们七嘴八舌的说着七夕去听戏……
姜玲玲小时候对戏曲没什么兴趣,村里请戏台子,爷爷奶奶很高兴早早就去,她只关心的车子来没来,那一句话两三秒的功夫,硬是唱的很久,而且还听不懂,还不如流行歌曲听着呢……
后来长大了,流行歌曲也进去戏腔,没品过这种细糠的姜玲玲又开始回味起来,兴许是年纪大了的缘故,这古代正宗的戏曲,那确实该见识见识的。
大家热闹的说着,恍惚有些过年的感觉,还有几日呢,听到姜玲玲答应用牛车,好像已经看到戏台了似的……
几个妇人欢欢喜喜回去,路上还憧憬着一起去县城,有的还打算去扯布料,有的打算买个秋收的农具……
路过的族人还以为这些人又领工钱了,羡慕极了。
岳婆子看到几人正分开走,约着什么到时候别迟了让姜氏婶子等之类的,一口子浓痰往自家新屋子门前吐,“几个小媳妇笑的猖狂,明天哭坟也没这么起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