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族老一支都很高兴,这次分支里就占了三个了,自家孙子也是,那么今后就是纳税粮的时候,也不必被踢斛了吧!
所谓“踢斛”,其实就是收税官员常用的一种手段。在古代,粮食作为主要的税收来源之一,通常会用斛来衡量。当百姓们将粮食装入斛中时,收税官员会故意用脚去踢斛,这样一来,原本已经装满的斛就会溢出一些粮食。这些溢出的粮食就会被当作损耗扣除掉,但实际上这部分粮食却进了收税官差自己的口袋。
这种行为不仅让百姓遭受不必要的损失,还增加了他们的负担。而对于那些无权无势的百姓来说,他们只能默默忍受这种剥削和不公。然而现在,差官里面有五族老家的自己人的话,或许将来就能改变被踢斛的这种状况。
苏建果见大家的意见都是在苏家,这一刻,他的观点是不同的,但是每家有每家的过法。
“叔爷,我可能会去兴台县置办个房子,以后总得往兴安县跑的,我们这边制作的绢花和米焦那些早就不是卖货的主要东西了,就连绢花也是兴安县那边的作坊做的更多,货品来源在那边,长青叔一家又搬过去了,办事交接都得过去,一年若是忙起来,估计不是在各地的路上就是在兴安县了。”
苏建果说出这些话后,众人都陷入了沉默。他们知道,随着生意的扩大,他们需要不断地奔波于各地之间,而兴安县作为货物的主要来源地,确实有着重要的地位。
而且,苏长青一家也会搬到了那里,这也让苏建果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更让叔爷他们放心一些。
“是啊,现在建果的生意越来越大,不能只局限于苏家这里了。”有人附和道。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最终同意了苏建果的决定。虽然有些不舍,但他们明白,建果做好了,他们就能保住这一个赚钱的法子。于是,苏建果开始筹备前往兴台县购置房产的事宜。
乐莹莹点点头,这件事他们自己家刚刚商量过,兴安县目前情况不明朗,乐莹莹留在苏家村,平时主要还是在仁善食堂干活,跟陈氏她们吃住,让苏建果过去先看看落脚怎么样,好的话,一家可能就得搬过去了。
乐莹莹爹却不想留在苏家村的,村子里一些人说闲话的多,即便亲家现在不在意,以后呢,所以他也想着去兴安县,毕竟从前在苏长青队长手下,女婿又想过去安置,这就很是不错了,看看能不能找些活干。
五族老想着,若没有几分把握,怎么会去兴安县购置房子呢,这姜氏居然还有别的生意,想到姜氏救了大家伙,都没有一个表示,如今要是再表示,会不会被说成贪人家成了县令,急着巴结什么的……
苏长青一行人带着粮食和需要安置的人一起到去往兴安县。
“都尉,咱们带着粮食出来,那刺史府拨粮的粮官好像不太高兴了。”万腾说道,真是欠揍,这些人居然想克扣那些军籍将士的粮食。
蓝歇白了一眼万腾,这种事情要不是上面的主意,他们定然不好克扣那么多,这家伙还想上去打人,要是一个没办好,不仅粮食要不到,还让苏大哥还没上任就得罪了州府官员。
到了兴安县已经夜幕降临了,而苏家村等人已经从铁台县先回家去,只有蓝歇、万腾和二熊的目的地是在兴安县,而蓝歇和万腾的父母也会被送到这里安置,所以不用回去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