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无字书中记载的秘密(2 / 2)

“后来张骞在逃脱后并未带领使团返回汉朝,而是继续西行直至成功抵达大月氏。但在归途中,他又被匈奴给拦住了。”

两边的讲述几乎在同一时间,钟别山反应不大,而王启仁听黄泉也讲到这里时则笑出了声。

“噗嗤..这也太倒霉了吧?不过这段历史我倒是也有所耳闻,只是黄门主,我不懂这和无字书有什么关系?”

这问题也是钟别山想问的,毕竟他对于这段历史不甚了解,就刚才张骞出使西域那段还得由时雨院一郎这个东洋人给他普及。

黄泉捋了捋自己白了的山羊胡:“张骞带领的使团中,就不乏有当时汉武帝帮他从江湖上寻来的不少能人异士。他们一路帮着张骞探得西域方位,搜集路上可以证明他们这一行的各国宝物。”

“而这些宝物在他去到大月氏的路上,不是被匈奴人给发现了吗?大多宝贝被当时的匈奴人给抢走了。所以从大月氏回汉朝的路上他长了个心眼,将从西域带回的各种宝物给埋在了沿途中!用来标记地点的正是用的这无字书。”

“也多亏了他这个心眼,在第二次被匈奴擒获时才没被搜刮走。后来直至元朔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26年。张骞趁着匈奴内乱逃回的汉朝,匆忙间他并未取回先前所埋的宝贝。”

“只是一心回到汉朝向汉武帝详细禀报了西域的情况,于是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为了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五年后汉武帝第二次派张骞出使了西域。,而这次张骞携带了足够的人马,部队,以及当时汉朝的财物到达了乌孙。”

“有了第一次探路的经验,这次他的出使很顺利,还派副使前往了大宛,康居等国。各国使者随着他以及他的使团一同返回汉朝,这也开启了丝绸之路,大汉与西域各国文明交流也正式开启了。”

王启仁听得津津有味,可听到最后琢磨出一丝不对劲来。

“不对啊黄门主,那先前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所埋的宝物呢?第二次没有取回来吗?”

钟别山那边也问出了相同的问题,这次由时雨院一郎回答了他。

“当然尝试去找了,可两次之间相差了五年,在匈奴王庭中又被关押了几年。当初那批能人异士死的死,伤的伤。”

“无字书在他逃离第二次匈奴王庭时也不幸遗失了,加上西域黄沙太大,第二次张骞所带的那批人努力了几次,都无法找回那批宝物,这也成了张骞的一生之憾。”

“只是这事他没敢告诉汉武帝,也就没被史官给记录下来。”

钟别山点点头:“原来如此..那史官都没记下来的事一郎你又是如何得知的?张骞托梦告诉你的?”

“...”时雨院一郎一脸尴尬:“我是听家主说的,可能是张骞托梦告诉他的..”

“哦..合理,合理。”

钟别山好糊弄,王启仁可不好糊弄,只不过他纠结的不是这段历史的真假,而是关于无字书。

“所以黄门主,这无字书是从哪来的?”

“我听徐堂主说,无字书自此后就被留在了匈奴,长达了数百年之久。随着时代变换汉朝的那批匈奴也就演变成了大唐的突厥。在大唐贞观年间,李世民派李靖一战扫灭东突厥!”

“那一战不光带回了当时东突厥的首领颉利可汗,还带回了这本无字书!而西域随着时代变迁与唐朝的关系也早已不同于汉朝。当时的李世民已经建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王启仁摸了摸下巴:“这么说张骞这本无字书中记载的位置,已经成了大唐国土?那李世民可有派人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