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那咱们就启航返回京城吧。”
“哦,回家喽。”队员们居然像孩子般欢呼起来。
货船逆流而上速度慢了不少,一个多小时后由海河转到支流进入北运河,前两年经过对大运河的全面综合治理,从北运河到海河这一段的河面已经拓宽到一百多米,水深也有六七米,极大方便了京城及通县与津市的水上交通。
站在船上可以看到北运河的河水比海河清彻多了,两岸新修加固的堤坝和成排的绿树,使得这一带的景色变得很优美。
没开多远就看到岸边有一段还用小船围着,像是专门用于游泳的区域,因为里头有不少孩子在游泳嬉闹,笑声都传到货船上了。
再上去一段则是在岸边挖出一个池塘,里头同样是让孩子游泳的,这是在野外就地搞出游泳池给孩子们嬉戏锻炼吧。
“我知道这一带为什么有这么多孩子游泳了,那是前两年专门搞出这样的河段,用于拍摄电影《水上春秋》,那是讲述咱们的游泳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故事,就是不知道放映了没。”郭正盛倒是消息灵通啊。
“游泳训练和比赛放到野外的河道搞啊,这可不安全不卫生还不规范,咱们现在难道没有修建游泳池和游泳馆吗”
王向东很是疑惑,解放后咱们国家领导人都很重视体育运动的,伟人早在十年前就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各地的体育馆和运动场都修建了很多,不至于还要跑野外来训练啊。
“这是根据电影需要安排的,水上春秋讲述的是解放前的事,一个三十年代的渔民因为擅长游泳被骗去参加比赛引发的一系列事情,那时候的渔民哪有地方训练,不就只能在河边游泳啊。”郭正盛解释道。
“哦,这就是新旧社会的对比,瞧瞧咱们新建的工人体育馆多气派呀。”王向东点头感叹道。
“电影里的主人公是有原型的,他就是咱们国家泳坛泰斗穆成宽,他的游泳生涯可是跌宕起伏精彩纷呈啊。”郭正盛接着说道。
“管家你快说说怎么个精彩呀。”张勇马上说道,有故事听就相当于看了这电影了。
穆成宽就是一个在北运河上打渔的渔民,水性很好,35年时他去津市送渔获,偶然的机会报名参加了米国租界地举办的“万国游泳赛”,在100米仰泳和400米自由泳中夺冠,这突然杀出的一匹黑马让主办方很尴尬,以他出身低贱为由不予授奖,米国的《泰54报》还称:“在津市万国游泳赛中,一个黄色皮肤的野人成了两项锦标赛的第一名。”
虽然没有拿到奖牌,但这第一名是毋庸置疑的,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对咱们的国人无疑是一种激励和振奋,这也促进了穆成宽继续奋进。
之后他与津市的游泳爱好者组成“虎鲨游泳队”,多次参赛,连连夺冠,甚至还击败了获得36年奥运会冠军的小鬼子,然后还受到小鬼子的迫害。
45年小鬼子投降后,穆成宽岁数也大了,他就开始担任津市游泳队的教练,致力于培养游泳新人,还开创出第一个游泳世家穆家军,为咱们国家游泳运动的蓬勃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真棒,咱们也要向穆家军学习。”张勇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