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电话那头突然传来一声清脆的“咔哒”声,紧接着一个低沉而略带疲惫的男子声音传了出来:“金鼎销售部,请问您是哪位?”听到这个声音,王墨阳先是微微一愣,随后迅速回过神来。他深吸一口气,稍稍改变了一下自己的嗓音,用略显迟疑和试探的语气说道:“表兄,我是金海呀!”
没错,正如之前所计划的那样,由于那份刊登在报纸上的寻人启事中并未留下联系人的真实姓名,所以此刻王墨阳只能以这样的方式与对方取得联系。而且这种做法并非偶然,而是组织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采用的策略——在传递重要消息时不明确指定具体的联络人员,以此最大程度地保障行动的安全性。
电话那端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轻微的电流声在空气中回荡。短短几秒钟的寂静对于王墨阳来说却如同漫长的等待,他不禁有些紧张,手指不自觉地握紧了手机。终于,在数秒之后,对面再次开口说话了:“原来是金海啊!你这家伙,这一离开就是三年多,期间居然连个口信都没给家里带回来,你二姨她可是天天念叨着你呢!”
王墨阳静静地握着手机,并未回应对方的话语。而此时,电话那头依旧传来声音:“表弟啊,我这头手头上还有些杂事要处理,就先不和你多聊啦!等到晚上下班的时候,大概七点钟左右吧,我会在金陵宾馆的餐厅等着你哦。咱们兄弟俩可得好好地聚一聚呀!”接着,他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赶忙补充道:“对了,表弟,你可别忘了把当年我借给你的那本清末版的《聊斋志异》带上哟!如今这书已经成了稀缺版本呢,也该物归原主啦!”
听到这里,王墨阳连忙应声道:“好嘞,表哥!放心吧,晚上七点我一定会准时赴约的,到时候一定把书给您带过去。”说罢,他轻轻地挂断电话。
清末版的《聊斋志异》?这肯定是接头的信物,可是自己手里哪有什么《聊斋志异》啊?还清末版的?
突然,王墨阳眼前一亮,对了,寻人启事这件事情是刘叔跟自己说的,那接头信物,清末版的《聊斋志异》是不是也在刘叔手中呢?
想到这,王墨阳走到街边,招呼了一辆黄包车,赶往春雨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