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1 / 2)

玉露凝棠 一枝嫩柳 3867 字 1个月前

“眠眠会等我回来吗”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 声音无比的轻柔。

但眼下的此时,万阑寂静。

方幼眠知道, 即便是她的声音很轻柔,喻凛也能够听得清楚。

听清是听清了,喻凛却像是没有听清一般,就抓着她问,“你说什么”

方幼眠实在不想说了,方才那一句,本就需要一些勇气。

她别过小脸, “没有说什么,你想知道的,我已经告诉你了, 未免耽误朝廷的事情,你快些去忙碌吧,不要动摇了朝廷的根基。”

“朝廷的事情重要,眠眠对我来说更重要。”

什么意思

方幼眠看向他。

可就在她抬眼的一瞬间, 喻凛将她整个人给抱起来,转眼之间她便到了喻凛的腿上。

他环着她的腰身, 跟她说话,“方才我的确是听清了, 可还是想要听眠眠再说一遍。”

他哄着她,磁沉的声音萦绕在方幼眠的耳畔,“眠眠再说一次好不好”

方幼眠想要说不好, 可他实在太缠人了, 就一直依偎在她的耳畔哄她。

身高修长的男人, 此刻可怜兮兮的做这样的情状, 方幼眠有些心软, 她便应了他的所求,看着他的眼睛,“我说...我会留在京城,留在你的身边。”

喻凛与她对视,看着怀中姑娘水色盈盈的眸子,说不上来的欢喜愉悦,他忍不住低头吻住了她的唇。

方幼眠措不及防承受他的亲吻,“唔——”

等反应过来了,她也没有挣扎,就是生涩的回应他,两人在一处接着吻。

“......”

次日太子的登基大典如同喻凛所料,出了“意外”。

大典适才举行到了一半,便有朝臣跳出来打断了,起初说是太子尚且年幼,不熟悉朝廷的事务,后又弹劾喻凛,说他逾越太子殿下做主,要求让宁王监国。

不等喻凛说话,便已经有培养起来的太子党羽跳出来辩驳。

登基大典闹成一团,双方僵持不下,竟然有人拿出了一份先帝遗诏,上面说太子登基必然收回喻凛手上的兵权,若非如此,必然宁王监国,共参政事。

此诏书在朝廷之上,掀起轩然大波。

由于先帝已死,死无对证,诏书上面的字迹和印信经过翰林院的人去印证,的确是真的,但来路就不清楚了。

新臣旧臣瞬间战队分为两波人,在朝堂之上闹得不可开交。

新晋的状元监察御史也是一个胆大的,径直挑破了宁王的阴谋,他参宁王忤逆犯上,先是细数了喻家几代的衷心,又陈情表露了喻凛这些年为朝廷任劳任怨所做的贡献,而后又说明了,梁夏历来没有太子即位,亲王监国的先例。

话才出口,便遭到了大批的辩驳。

喻凛当时就默默无声看着这些人的嘴脸。

没想到一封遗诏而已,居然炸出了那么多的宁王党羽,当初肃查了许多遍,还是没有揪出来的人,一封遗诏便钓出来了。

太子这边的党羽势力微弱了一些,但也是厉害的,附和着监察御史状元郎,说起宁王忤逆,参奏他狼子野心。

且不说已有储君,为何又有一封遗诏

何况喻凛没有什么大错,为何要剔除他手上的兵权,御史台的人说话锋利,也不绕弯子了。

当着文武百官,以及此次上京城参加登基大典的人直言道,若是剔除了喻凛手上的兵权,让监国,那才是真正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喻凛只要下位,宁王渗透到朝廷的政事,假以时日,必定是要取而代之了!

宁王一党的人反驳道,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双方在登基大典之上闹得不可开交,除却京城的官员之外,其余从各方上来为先帝祈福,为参加太子登基大典的州郡太守们,谁都不敢说话,倒是有个别几个被宁王拉拢过去了,开始煽动身侧的人拥护宁王。

吵到后面,方闻洲将陈列的佐证,以其妹方时缇受宁王世子诓骗凌辱最后小产而死的佐证呈上,其中提到了宁王所用柔然旧部的毒烟毒虫对付朝廷命官,直言宁王和柔然的旧部有联系。

方闻洲的奏折一呈上去,始终不动声色的宁王脸色巨变,他还没有来得及应对,让手下的人去与之反驳。

便有工部以及户部的人呈现了另外的佐证,说是当时帮助翰林院肃查百官之时,抓到的贪污纳贿的官员,与宁王来往过密。

这批官员手中都补不出来贪掉的银钱,可根据朝廷刑部线人的调查,这一批人都去过柔然,即便是没有亲自去了柔然,手下的人都和柔然有往来。

宁王沉不住气,当下便开口冷笑道,“诸公这是欲加之罪啊”

御史台的人不买账,又继续呈现罪证,这给宁王以及朝廷文武百官所呈现的,便是喻凛派人去查到的线索,宁王奉先帝之命,替喻家收拾柔然的扫尾之事,竟然跟柔然公主有了孩子,而今那个孩子便是柔然的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