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叔侄相见(1 / 2)

宣南王只在通州县衙休整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出发进内城了。

不过几十里路就能到皇宫了,正好能赶上皇帝准备的接风宴。

蒋文清也是一大早就起来了,带着县衙一众人早早地候在县衙外。

没有像其他地方官员一样献上绫罗绸缎和珍宝玉器,毕竟蒋文清也没有。

儿子给他的那些好东西他更舍不得往外散,就当自已没有吧。

只准备了一些不出错的东西,真的空手来也不太像话。

宣南王的队伍浩浩荡荡而来,又浩浩荡荡而去。

蒋文清领着众人跪送,用余光看了几眼宣南王那架豪华马车,不禁心生羡慕。

这马车坐着一定很舒服,不会像他家的马车那么颠簸。

可这种规格的马车是皇上特批,全大周也只有这一个王爷能用这种规格的车驾。

“大人,咱这礼是不是太轻了,万一王爷怪罪……”

钱师爷帮着准备的饯行礼,一共花了不到五十两银子,头会觉得自家大人有点儿抠门儿。

蒋文清瞪了钱师爷一眼,“王爷岂是那等看重财物之人,再说了,堂堂王爷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咱们就算砸锅卖铁也不一定能送到人家的心坎儿上,这就不错了,虽然不出挑,可也不会出错。”

钱师爷不再劝说,毕竟此时说什么都晚了,宣南王的仪仗队已经走远了。

蒋文清带着众人回了县衙,刚坐下没多久,蒋文清就有些犯困。

把县衙的事情照旧交给两位师爷后,蒋文清又拿上凿子和鱼竿鱼篓出了门。

天寒地冻,马车漏风,但是那也挡不住蒋文清冬钓的兴致。

太久不钓鱼,浑身不得劲儿。

蒋文清这个运河边上的常客,早就和漕运还有码头的人混熟了。

大家不知道蒋文清的身份,每次蒋文清的穿着打扮都和普通钓鱼佬没什么区别。

无非就是衣服稍微新一点儿,渔具多了一点儿罢了。

平易近人的蒋文清,这几年也踏踏实实的结交了不少平民百姓朋友。

撑船的船夫、打鱼的渔夫、扛大包的力工、跑江湖卖艺的江湖人,还有行侠仗义的侠客。

可谓是交友广泛了,毕竟每次钓的鱼越来越多,县衙的人已经吃腻了。

开始还有钱师爷和刑师爷两人加上衙役们帮着消化,后来大家都见了鱼就摇头儿。

就算是差役们家中亲眷现在都已经不爱吃鱼了,蒋文清实在送不出去。

这不,广交好友,把钓来的鱼送给船夫、力工和卖艺的。

毕竟渔夫自已不缺鱼吃,大侠们行踪不定,也没厨房用。

蒋文清来到运河边,寻了个熟悉的好位置坐下,开始凿冰准备钓鱼。

寒冬腊月,普通百姓家如果没有足够过冬的棉衣,轻易是不会出门的。

很多百姓家只有一身棉衣,谁出门谁穿。

通州还算好,没有偏远县那么穷,百姓们靠着天子脚下,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就算是冬天也能平安度过,只不过到了冬天,大街上和运河边的人明显减少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