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文被几个知青拥护,当了知青点的点长,所以这次他亲自去接知青。
云若兮没什么想法,但另外两个女知青脸上都是嫌弃。
梁佳自从进了村子就捂着鼻子,“这村子里都是什么味儿啊?又骚又臭的。
秀珍姐,你闻到了吗?”
葛秀珍,“闻到了,味儿还不小。”
方国文,“这两天地里施肥,过几天就好了,以后这是常态,你们最好尽快适应。”
‘咕噜’,吴军的肚子叫了,他有点尴尬,“不好意思,我也控制不了它,都响一路了。
那个,现在是不是应该解决一下肚子的问题?”
方国文,“都回宿舍去,把行李放好,再去吃饭。”
云若兮三个人进了女生宿舍。
女生宿舍的一间房不算大,一铺炕占了房间一半儿。
炕上还有一排木箱子,箱子上面堆了很多东西。
屋里没人,刚才她们进屋路过厨房的时候,有三个女知青在做饭,看了她们一眼没说话。
那三个女知青怕是就住在这个房间的。
梁佳,“妈呀!这也太挤了,咱们住哪儿啊?
现在可是6个人,这炕最多也就能挤四个人,我可不想跟这么多人挤在一起。”
葛秀珍,“到底怎么住吃完饭再说,横竖得有咱们的地方,咱们可是下乡来支援国家建设的,还能让咱们住露天地?
哎?云若兮,你怎么不说话啊?这也关系到你的切身利益。
等一会儿我们两个说的时候,你可不能装哑巴?”
云若兮点头,“好,我知道了。”
三个人放好东西之后就出去了。
这时候男女知青已经聚集到中间火房准备吃饭。
云若兮数了一下,算他们五个新来的,知青点儿已经有十四个知青了。
六个女知青,八个男知青。
火房里有一张木板拼凑的长桌,知青们围着长桌坐。
方国文,“那个,条件艰苦,凳子不够,站着对付一顿吧!
有空的时候男知青再打几个凳子。”
这里条件的艰苦超过了几个人的想象。
新来的知青无法想象比这个条件更艰苦的会是什么样。
‘当’,“粮食本来就不够吃,又多了几张嘴。
他们几个今天吃的粮食算谁的?”一个女知青把碗使劲儿往桌子上一放。
梁佳不干了,“真有意思,不知道的还以为给我们吃的是啥山珍海味呢?
不就是杂粮地瓜饭吗?要不是特殊情况,谁吃这个?
猪都不吃的东西还当啥稀罕玩意儿。”
“哎,你啥意思啊?你骂谁是猪呢?
还看不上粗粮,这把你给狂的,你家是资本家啊?
我们劳苦大众吃的就是这种粮食,我看你觉悟有问题。”一个短发女知青也不干了。
要说她们两个干仗,跟她也没什么关系,但骂她们是猪就忍不了了。
葛秀珍掏出粮票和钱,“别吵了,我不白吃你们的,这是粮票和钱。
这你们总没话说了吧?”
其实她也吃不下,但她比梁佳聪明,不会一张嘴就得罪人。
方国文,“我说你们差不多就行了,咱们来自四面八方,聚到一起是缘分也不容易。
何必为了一点粮食闹的这么难看。
人家都把粮票和钱拿出来了,你们还要怎么样?
快吃吧,别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