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古文学协会(2 / 2)

农民工修仙 天之明 1041 字 12天前

崔易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咬了一口,首先感受到的是浓郁的蟹黄味道,咸香适中,接着是干贝的鲜美,两者相互交融,口感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这一顿饭,就在众人的不住赞美声和愉快的聊天中结束了。

………

饭后不久,崔易便开着一辆纯电动车未来ES8,向着古文学协会驶去了。

陈云升听说崔易要来古文学协会后,就让他去车库挑一辆车开走,并说直接送给他。

不过,崔易还是婉言拒绝了,他只是在东海暂时开一下,等回到老家,若是家里人想开,他可以自己买,反正他现在不缺钱。

路上,他还找到陈雨彤说的那家长袍专卖店,买了套宝蓝色长袍,直接穿到身上。

顿时,崔易那本就帅气的长相,搭配上这件长袍,更是增添了一股文人雅士的气质。

这一下,可把店里的那位,风韵犹存的老板娘,迷的神魂颠倒。

直接给了他五折优惠,希望崔易以后常来!

于是,崔易敷衍的答应一声,只花了五百元,便在老板娘那恋恋不舍的目光中离开了!

下午还不到三点,崔易便来到了古教授发的地址。

将车开进停车场停好。

崔易便下车,来到了一座中式古园林建筑前。

难道这就是古文学协会,崔易暗忖!

只见这座园林建筑,周身散发着古朴气息。大门上方,悬挂着一条醒目的横幅随风飘动,上面书写着“中秋节古文学交流会”,为这古老的建筑,增添了几分节日氛围。

抬眼望去,青灰瓦顶鳞次栉比,飞檐翘角灵动飞扬,檐角铜铃轻响。

木质立柱纹理清晰,雕花门窗以梅兰竹菊为饰,韵味十足。

白墙与木、瓦搭配,简洁庄重。大门别致精巧,门前石阶磨损,两侧石凳布满青苔。

崔易给古教授发去信息,告知他已经到了。古教授回信说,马上就到。

于是,崔易便来到大门一旁,等待古教授,因为他看到大门口有两名保安,进去之人,必须出示证件才能进去,应该是会员证。

崔易无聊,便打量起那一波波走进大门的人。

他们有的身着一袭长袍,有的人则穿着唐装或中山装。

有些人手中还拿着不同的物品,有的捧着一本厚厚的书籍,有的则拿着一卷古色古香的卷轴,还有一位老者,他的背上背着一个画筒,里面想必装着他的得意之作。

他们的年龄看上去都已经不小了,大约在五六十岁到七八十岁之间,但每个人都精神矍铄,步伐稳健地走进大门。

在这群人中,也有人注意到了崔易。他们看到崔易虽然年纪轻轻,但身上穿的那件长袍,却给他增添了一种文人气质,与当下许多年轻人的浮躁,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些人心里暗自揣测,这个年轻人或许是哪位老教授的孙子或学生吧?

毕竟,能出现在这里,并且如此穿着得体,应该是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教育影响。

出于礼貌,他们中还有人向崔易点头示好,崔易也非常有礼貌地点头回礼。

片刻后,远处便传来了一阵爽朗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