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倾城绝恋,二十年前的往事【4000字】
看着宋临的动作,恶人们顿时笑得前仰后翻。
“哈哈哈哈,他竟还想还手不成”
“有趣!有趣!一个十多岁的小娃,也敢对我们动手!”
“十余年未出江湖,看来大家已经忘了我十恶谷的威名。”
然而。
当宋临解开黑布,露出那一柄寒冰长戟,他们便立即笑不出来了。
那兵器通体剔透,白光流转,一看就不是凡物。
这世上能以如此材料铸兵的势力没有几家。而能用得上如此兵器的人,必然也非同凡响,哪怕他只是一个看似十余岁的少年。
“动手。”
“杀!”
嗡——冰麟戟骤然划破朝暮崖,击起千层水浪,穿过一个个恶人的身躯。
嘭、嘭、嘭
一个又一个身影跌落水里。
江南双鬼愣住了,那白眼珠子的恶人愣住了,剩下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哒哒
宋临踏着朝暮崖浅浅的江水,无声朝一众恶人走去。
退!
所有人无声后退,如临大敌。
他们终于感到了压力。
一种让人有些喘不过气,仿佛面对厉易朽才有的压力。
哗啦
冰麟戟锋刃挑起点点水,骤然前刺。
这一击。
宋临已练习了成千上万次。过去只是对着草木、山石那些死物,今日……终于是对上了活人。
然而。
这一群人在他眼里,却与杨树林里那些树木,并无任何区别。
“杀!”
“和他拼了!”
“厉易朽的徒弟——必须死!”
轰轰轰
长鞭、钢刀、铁笔、钩子……各种稀奇古怪的兵器袭来。
冰戟仍以原有的路线行进,又好似早已等着它们。
叮
鞭、刀、笔、钩……各种兵器竟在瞬间瓦解,而后,一股力量传递至他们主人的身躯内。
噗噗噗
漫天碎肉飞溅。
一时间,所有人都顿在原地。
当血雾散尽。
原地仅剩下一具具屹立的白骨,仿若……一支支插在江水里的骨戟。
安静。
惊骇。
这一刻。
许多躲在暗处的江湖人士,朝暮崖下一群惶恐不安的女子,皆被这一幕彻底惊呆。
一击。
诸恶尽灭!
他……就是厉易朽的徒弟
江南双鬼、白眼判官、蚀心剑曹老三……恶人谷的三位大恶人,在他面前竟仿佛与其他人没有任何区别。
“厉害啊!”
“不愧是厉易朽的徒弟。”
“当年那邪灵茶庐前一站,诛七恶,惊三丑。如今他的徒弟在朝暮崖上一击灭百恶,戟出天下知……真仿佛是一场传奇的延续!”
师父的传奇,徒弟接续。
宋临用自己的本事,让天下人知晓,他没有埋没厉易朽的教导。
‘婆婆,我们走吧。’
宋临扶起渡船上的老人,面带亲和的笑容。
“好、好。”
慕婆婆惶恐点头,宋临虽未开口,她似已明白他的意思。
撑起竹竿,渡船回岸。
“少侠!这位少侠,请留步。”一个柔媚的声音响起。
一行十余名女子从朝暮崖下爬出,面带感激望着宋临。
“……”
没有回应。
宋临随着渡船,渐渐消失在江水之上。
四月初十。
邪灵厉易朽传人手持寒冰之戟,一击诛杀百恶的消息如雪片般传扬各方。
初出茅庐的第一战,便让整个江湖震惊。
人们纷纷猜测他的身份。
不久后,百帮爆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拜剑山庄,麒麟子——杨天瑞。
九岁!
整个清河都被这个消息引爆。
九岁啊!
那惊人的战绩,无论如何,都无法让人相信他才九岁!
可厉易朽两年前在拜剑山停留的事,却是货真价实。那消息虽然知道的人不多,但拜剑山并未刻意隐瞒。
而许多人也知道,拜剑山多年前,确实生出了一个麒麟子。
从前拜剑山对其保护得颇深,因此江湖中并不知晓这‘麒麟子’具体有多天才。却不想他才九岁就踏入了江湖,一出世便以惊人的战绩震惊天下。
十恶谷的三位大恶人,江南双鬼、白眼判官、蚀心剑曹老三,每一个都是罡气顶峰的存在。
就这样被他一击杀了。
“如此天资,难怪能被厉易朽看上,收作唯一的徒弟。”许多人如此感叹。
而此时。
宋临却在想一个问题。
临近四月十一的关头,十恶谷的人怎么会出现在朝暮崖以他们的消息灵通,莫非不知道厉易朽每年四月十一,都会在望君渡出现
百帮都知道,他们当然不会不知。
偏偏他们还是出现了,打着朝暮崖的主意,更对宋临这个厉易朽唯一的徒弟动歪心思。
是谁给他们的胆子
“混乱武林,波诡云谲,真叫人看不透……魔师还未出关,这江湖就已自己先乱起来了。”宋临叹了口气。
翌日。
四月十一。
宋临早早已在望君渡等待。
从早上等到中午,又从中午等到黄昏。
终于。
一个身影牵着马匹从渡口缓缓走来。那身影雄伟如山,面容俊美邪异,背着一杆丈二长戟。
手中牵着的马匹也十分特殊。
浑身皮毛乌黑,体态健硕,双目灵动,四蹄足腕的绒毛却是纯白,如四只羽燕托着它轻盈的脚步。
这便是江湖名驹‘蹄燕’。
这是一匹好马,能日行千里。但它不会飞,也不能渡江。
所以哪怕是厉易朽,也只能老老实实牵着它从渡口登船。
无声无息。
一个少年背着黑布包裹的兵器,站在厉易朽身前。
“嘶嘶——”蹄燕蓦然立起前蹄,仰天长嘶。
而后。
它忽然一怔,仿佛认出了眼前的少年,缓缓凑上脑袋。
夕阳西下。
江畔的渡口,一少年,一男子,一匹马,构成了一副奇妙的画卷。
远处。
一艘渡船缓缓醒来。
似有歌谣响起,“寒江春上,梨雨微凉,又望君来一年华……”
“走。”厉易朽吐出一个字。
宋临默默点头。
船来了。
他们自然要去该去的地方。
少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