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己心代天心,降服双尊 (5000)(2 / 2)

徐行闻言,只是向前迈步,淡然道:

“此物我本是可取可不取,但道兄如此一说,今日徐某还就非取不可了。”

徐行本非是那种唯我独尊、刚愎自用的性情,也从不缺乏容人之量,但“太”自现身以来的所作所为,已令他生出浓郁的厌恶之情。

这一次,不同于与造化道人的印证,徐行是真正奔着彻底打灭“太”的存在而去。

念头方至,徐行已化身亿万,身影周覆一界、广布诸天,这亿万个徐行都在同一时间出手,好似只在第一击,就要将“太”彻底轰杀。

“太”身形一晃,并不召唤永恒国度,只是以自身道术、武功相抗。

他的一招一式,不同于造化道人的变化莫测、大气磅礴,只能以返璞归真、圆融无碍来形容,完全已经触摸到了这个宇宙的上限。

纵然徐行的拳法亦是妙至毫巅,拳意更是雄浑壮阔,可以层层堆积,不断攀升,仍是不能在第一时间将“太”拿下。

两人的身影彼此交错,于光阴长河中不断闪烁,余波劲气更是横亘古今,开始影响起浩荡历史洪流中,那些不曾修成阳神的众生。

“太”正是凭借自己对光阴长河的精妙掌握,不断影响河流的“水位”、“流向”、“流速”,借此创造出主场优势,得以“居高临下”地防御徐行的狂轰滥炸,甚至能够抽出手来回击。

但徐行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学习起来“太”的打法,对这种倚靠光阴长河,借力打力、转劲消力的法门越发得心应手。

三百年前,创立大周基业的大周太祖,正端坐于阿鼻王座上,闭目冥思,参悟玄功,忽地睁开眼,斗室虚空中荡开一片波纹。

一拼之下,大周太祖当即重伤垂死,不得不闭关以求修复神魂,难以腾出手来扫荡世家中人,也为日后大周朝二世而亡埋下伏笔。

八百年前,正邪大战,正道七子正在九渊神域中同邪道众魔头血战,忽见一片绚烂彩光自穹顶盖落,周覆一界,无处不至。

正在搏杀的正邪双方,都感受到了一种发自心底的危机感,竟然在这一刻福至心灵,选择联起手来,共同抵御这从天而降的危机。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一千年前、三千年前、六千年前、一万年前……

古往今来那些铭刻于历史长河中的关键人物,都受到了两大至尊交手的余波影响,从此改变了人生轨迹。

这一刻所谓的“人道大势”已不只是一句虚言,而是成为了握在两大至尊手中,再真实不过的力量。

这种交锋,比起徐行和造化道人的对轰,要来得越发玄妙,也越发凶险,比的不是纯粹力量,而是对根本法则的掌控,以及对天地宇宙的理解。

其实动荡光阴长河,只不过是一种表象而已,亦或者说是两人交手所掀起的余波、涟漪。

他们真正要争夺的,乃是这个世界的根本法则,比的正是到底谁能在最短时间内,将自己的影响力,拓展到更多的法则层面,又不至于彻底陷进去,以至于无可自拔。

又一次交锋后,一直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太”兴许是已经收集到了足够多的情报,终于首次出招,要扳回局势,不再甘心落入被动。

“道兄,你既然胜不过长生道兄,自然也胜不过贫道。”

“太”拂袖一扫,框定物质形态、决定万物性质的“造化法则”就已混乱,乃至走向崩溃的边缘,好似重演天地初开,重炼地水火风之境。

其实徐行早在上个世界,就对这种场景不陌生,只不过“太”所做的不是以纯粹力量将之击溃,而是在法则层面使力,四两拨千斤,甚至令“造化法则”逆转。

从四象、五行开始,一切为修道人所熟知,并引以为修行根本的生克之变,都在此际破碎,若是放在上个世界,光这一手,甚至已足以动摇一位上界帝君的道基。

徐行虽是早已将诸般伟力,用内辟宇宙的方式归为一身,全然不受这种攻势的影响,却也感觉到,此方天地对自己的排斥越发加剧。

他即便是用阳神去调和这种矛盾冲突,也要比以往消耗更大十倍、乃至数十倍的神念,很显然,这便是“太”的战略意图。

这位太上道祖师根本没有任何胜负之心,在确定徐行这个变数自己无法掌握后,便当机立断,要借助此界天道之力,将其驱逐。

纵然是在战斗中,徐行都不得不感慨一句,比起“太”这个后天修成,与道合真的道人,身为大道之子的不朽神王,简直就像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残缺的智障儿童。

不过,此法虽是玄妙高深,可“造化法则”毕竟是此界最根本的几条法则脉络之一,“太”贸然扭转,无异于越俎代庖,当即迎来反噬。

只见这位道人浑身骤然遍布破碎裂纹,目中那种空寂茫然、断情绝性的意味也越发浓郁,这便是他在“合道”之路上又走了一大步,更加贴近天道的象征。

根据“上清大洞真经”记载,每一个走上“合道”之路的强者,直到最后超脱之时,都要在“天人互搏”这四个字上下功夫。

“天法”、“人法”是彼此对立,又彼此同一的一对矛盾体,修道人要有大神通、大成就,就要趋近“天法”,但到了一定层次,又要开始争取独立权。

双方不断争斗,又持续妥协,似合似离,修士一会儿要尽可能拉开与天地的距离,一会儿又要尽可能地甩开他,修行更深者,则要通过这种关系,尽可能地扭曲天地的本来面目。

“太”虽然是无师自通的野狐禅,却也在十万年的修行中,深切领悟到了这个道理,并且将“天人互搏”的本能铭刻进了骨子里,一出手便有一定之规,法度森严。

不过,对这样的手段,徐行亦早就有过研究,且腹中亦有应对之法,是以并不慌乱,只是吐气作啸,拳意弥散,一拳当空挥出。

他这一击不是打向隐于光阴长河中,隐约已经同那些历史人物融为一体的“太”,而是向上打出,一拳洞穿“彼岸金桥”的尽头,甚至越过了长生大帝的头颅,轰中了某个冥冥不可知的虚无缥缈之地!

这里,便是大道根源之所在,也即是修道人所谓的天道!

他这一拳中除了革鼎拳意外,更有粉碎真空后那一股碎灭天地万象,举世独尊,唯我证见真实的刚强霸道。

“太”在光阴长河中,本是如鱼得水,却忽地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从四面八方袭来,要将他迫得退出这种“与道合真”的妙境。

“太”那古井无波的心境中,极其罕见地浮现出一抹惊诧,他愕然抬头,却见彼岸金桥之上,忽地浮现出一个笔力遒劲的“天”字!

在这一刹那,徐行赫然以自身拳意镇住了此方世界天道一切运转,又显化自身宇宙,真正做到了敢教日月换新天!

这也是他从不朽神王最后那一拳中得到的感悟,又融合了阳神境界运转宇宙造化之机的经验,才临阵创出来手段。

“太”的依仗本就是“合道”之境界,如今被徐行来了一手釜底抽薪,就连根本道基都出现动摇不稳之兆,自是再顾不上其他。

他也想不到,徐行为何敢如此蛮横行事——难不成此人就不怕直接被驱逐出去吗

“天”字之下,徐行一步踏出,来到光阴长河中段,右手一捞,便抓着“太”的脖子,将这位太上道祖师单手提了出来。

他直视着“太”的目光,饶有兴趣道:

“刚刚兵凶战危,道友的话本教主并未听清,现在既然彼此相对,不妨再说一次”

于此同时,又有另一个无比沧桑的嗓音,自彼岸金桥上响起:

“道友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