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尊使远来所为何事”李来亨明知故问。
“我朝正兴兵伐清,本已切断陕西与外省联系,忽有数万清军由夔东进入陕西,大汗命吾等问大明监国韩王和江陵王殿下,为何放清军入陕此外,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明祚至崇祯已亡,夔东又何必仍奉明朝为正朔故朝廷派吾等前来劝降,大汗有旨,韩王和江陵王若肯归顺大卫,仍可得王爵,否则大军一至,立为齑粉。望江陵王珍惜此良机,勿做螳臂当车之举”,傅以渐缓缓开言。
“大胆”“狂妄”在座的夔东将领皖国公刘体纯、宜都侯塔天宝等闻言气得大骂,即便是湖广总督毛寿登这样的文官亦怒不可遏。
“绝无借路于清之事,想是清军趁我不备,夺路而入。好一句‘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孤既已做了明臣,心中便只有一个君主,那便是大明皇帝陛下。听闻二位先生曾是清臣,既然国无二君,为何又归顺卫国”李来亨故意曲解“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的意思,讽刺二人当着清朝的官却不肯为清朝殉节。
傅以渐被说得又羞又躁,强辩道:“良禽择木而栖,卫主贤德、人心在卫,吾等归卫乃是顺势而为”。
“恶!是何言!华夏乃汉人之华夏,非胡虏之华夏,人心在明,谁无汉思若人心在卫,公等为何剪掉清朝的发辫,又穿回大明衣冠”李来亨拿二人身上的大明衣冠说事,进而议论起华夷之辨,让满腹经纶的傅以渐一时无语。
“殿下说笑了。人心在于仁德不在于衣冠,明帝失德,致使流贼四起;清帝失德,故有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我主乾元有德,不禁各族衣冠,薄税赋、重耕织,故天下太平,人心在卫。殿下乃睿智之人,定能顺应天时,为明智之举”,陈廷敬见状侃侃而谈,一句“流贼四起”暗讽李来亨虽然号称是大明的江陵王,其实不过是一流贼罢了。
“呵呵,若孤不肯归顺卫国呢”李来亨冷笑。
“那便只好兵戎相见喽!”陈廷敬争锋相对,寸步不让。
李来亨望着他,见此人居然直视自己,丝毫不露怯意,倒有几分赞赏,淡淡地说道:“兹事体大,二位且先去馆驿歇息,待孤与诸将商议后禀明监国再说”。
二人走后,皖国公刘体纯狐疑地问:“小老虎,汝真打算降卫”
“堂堂华夏男儿,怎可为胡虏之臣”李来亨正色道:“如今卫国正全力攻打陕西,并无余力攻打湖广,莫听卫使大言滔滔,不过唬人耳。且佯作与其和谈,努力扩军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