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一手抓军事,一手抓民生(2 / 2)

真要这么严格的话,估计士兵十不存一……

但,陆远不为所动,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人都是逼出来的!

大浪淘沙,优中选优,才能实现真正的精兵战略!

当然咯,军队已经大体安稳,

任命朱英俊为极东新军军长后,他就去抓极东民政,这才是极东郡的根本。

当他把兵权交给朱英俊,

不但八董会和各邦首脑松了一口气,就连洋人列强也都安心了,

此前,他们一直担心,沈北玄会利用新军干预民政,

事实证明,沈董事长并非贪恋权力的无脑莽夫。

为统一极东郡行政管理,陆远召开民政协商大会,

这次,九邦一百四十八镇,都积极推出代表,参加协商大会,

列强商团应邀派出观察员,列席观摩,

首要的问题,因为极东全郡已经实现了和谐统一,

八董会的管理模式,明显跟不上当前的时代,必须做出改变,

按照“推举制”模式,每个镇选拔十个民权代表,

再由各镇代表组成邦议院,推举民政长官,

郡治和邦县的民政长官,相当于掌柜,

每年为一届,最多担任两届,

如果干得不好,民权代表可以在邦议院发起弹劾,

只要弹劾票过了简单半数,就可以罢免。

关于这一点,一治九邦的代表,都没有异议,

照这个模式,陆远提出设置郡议院,

每个邦议院,推举三名独立的郡院代表,和邦议员不重迭,

如此一来,全郡共有三十名郡院代表,加上“法工农商学兵妇”七位行业代表,组成郡议院。

这时,有人疑惑地问道:

“郡议院和邦议院是上下级关系吗”

“算平级,没有隶属关系,双方职能不同。”

“职能有什么不同”

“邦议院只对本邦的事务负责,

郡议院管理全郡的军事、外交、律法、商贸、教育、卫生、民生等事务。”

有人继续追问:“若邦议院和郡议院有冲突,怎么办”

陆远点点头,这人应该算是比较了解“联邦制”……

但,另外有人不解地问道:“会有什么冲突”

“比如,郡议院下令,邦县缴纳税费……

肯定就会有问题,毕竟每个邦县情况不同,

有的富有的穷……还有人口多少地盘大小,差别都很大……”

众人豁然开朗,

对啊!

每个邦县,甚至每个镇的条件,肯定是千差万别的,

万万不能搞一刀切,要不,那就太不公平了……

于是,一众人等,纷纷争执起来,

很多人说,人口多,富裕的邦县就应该多缴费,

很明显,最富有的就是郡治,一个郡治城顶六七个邦县,

郡治代表一听,当即不干,

“你们这不是赤果果的劫富济贫吗

和土匪强盗有啥区别凭啥有钱的,就要当冤大头

谁家的钱,也不是大水淌来的,不行,我们坚决反对!”

他这么一说,邦县的代表也不干了,

“卧槽,你们还好意思说,

我们种田种菜供养你们,还提供那么多劳工,就活该一辈子穷”

“就是!没有我们的粮食菜肉,

没有劳工干活,郡治得饿死臭死!”

“这么说可没良心,

你们的粮食菜肉,我们是钱买的,劳工也都给了工钱的……”

这下,两百多个代表,争的面红耳赤,就差动手了,

八董会一脸忧虑,洋人观摩员饶有兴致,唯独陆远笑而不语,

伊丽莎白凑过来,低声问道:

“沈董事长似乎并不着急呀”

陆远哈哈一笑:“我为什么要急呢

有矛盾是好事,只有把矛盾摊开来,大家才能看得更清楚。”

“那您就不怕苦心维持的局面,到后来城乡对立,鸡飞蛋打”

陆远摇头,信心十足的说道:

“不会的!政治,即妥协的艺术,

而且,我早就说过,这个会是‘协商大会’,凡事大伙商量着来办……

等他们吵累了,自然会有办法达成一致的。”

伊丽莎白笑道:“哦!那我就拭目以待咯!”

这一吵,就吵足三天三夜,

那叫一个舌战群儒、八方风雨、惊涛骇浪、上刀山下油锅……

到后来,一多半代表的嗓子都冒烟了……堪比公鸭叫唤……

大伙一看,得了,

再怎么吵也没个结果,

解铃还须系铃人……

于是,纷纷请沈董事长出面,给一个说法。

陆远在郡守府礼堂,和气地问道:

“诸位,既然都吵够了,那就静下心听我说。

首先,各位回想一下,原先各邦和郡治,分摊的税金是多少”

这一点,几乎每个人都知道,

原先,郡治和九邦分摊的税金比例,是七三开,

主要是商贸发达的郡治,占绝对大头,

陆远环视众人,问道:

“如果按照原来份额征收,有没有意见”

九邦代表中,有人试探地问道:

“农民得负担太重,能不能少一点……”

陆远问道:“你们觉得,减多少合理”

有人说道:“减掉一成,我们只交两成……”

郡治代表立马急了:“不可能,我们的负担也重……”

陆远说道:

“你先别说话,等会有你们说的!”

郡治代表强行忍住,

反正他打定主意,坚决不会承担多出来的份额。

陆远对邦县代表问道:“再问一遍,邦县代表对这个提议,都同意吗”

眼看着,能减少三分之一税金,

邦县代表们喜形于色,纷纷表示同意,

陆远点头,继续问道:

“那你们觉得,减少的这部分,应该减到哪方面呢”

众人不明所以,有的认为均等递减就好,有的说邦县内部协调,

又一次,七嘴八舌,莫衷一是。

陆远一拍惊堂木,等众人安静下来说道:

“其他的,你们内部协调我不干涉,但,农税必须全免!”

“嚯!”

全场震惊,

交了几千年皇粮,从来没有农民免税一说。

陆远笑呵呵地说到:

“其实,全郡农税占比很低,只有半成,索性免掉!”

因为绝大多数农民,都在九邦,每年征粮都要打得头破血流,民愤极大,

免征农税,意味大大的减少官民矛盾,

另外,又碍于沈董事长的情面,

于是,九邦代表商议之后,便爽快的同意了。

搞定九邦之后,陆远与郡治代表商谈,

“沈董事长,我们负担也很重,

您可不能,拆东墙补西墙,薄此厚彼呀!”

“哈哈哈!放心,我肯定会减少你们的负担……”

郡治代表面面相觑,

马儿又跑又吃少,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