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话,木罗久久沉默。
好半晌之后,他才声音干涩地道:“果然是这样的么。我该早就死心的啊,只是”说到这里,他终是难以为继了,只是摇摇头,怆然一笑。
又是沉默的半晌,木罗才缓缓地几乎不抱任何想法地道:“方天尊下,对于某现在的这个状况,您您是否有以教我”
方天也是沉默了会,沉默得让木罗和旁听的几人心脏几乎焦灼了,才缓缓地道:“木罗阁下,不知你是否听说过宁静致远”
宁静致远
听了方天这话,明暗两处,数人一致摇头,而在摇头的同时,个个都悬心了起来,只听得方天继续说道:
“学徒九级,三级为一阶段。这三个阶段,我拟以分别对应着宁、静和远。”
“当一个魔法学徒,初始接触魔法时,最好的意识状态,就是宁。什么是宁宁就是外无所忧惧,内有所憧憬。而就在这种由憧憬所化成的热情中,魔法修炼者一步一步地从一级走上三级,然后一鼓作气,冲过三级,进入第二阶段。”
“到了这个阶段,修炼者接触魔法已经有不短的时间,对于魔法的许多方面,也不再是全然陌生,而是变得较为熟悉,而且,经过漫长的修炼与晋升,许多的修炼者,到得此时,已经很难再保持最初的那种憧憬了。然后,持续已久的热情就这样缓缓褪去,而下一步的晋升看起来又分外遥远,于是,相当一部分的魔法学徒,就在这个阶段栽了下来。”
听到这里,回顾往昔,木罗悚然而惊。
“其实让他们栽倒的并不是那似乎较为遥远的下一步,而是他们自己心中的杂念。许多魔法学徒到这里已经不再是魔法学徒了,而是被人们称为魔法师了。魔法师了嘛,有身份的人了,怎么可能还像以往那样,只是抱着傻傻的憧憬,埋头作着傻傻的修炼呢那多傻,那多幼稚。”
“木罗阁下,不知你有否听说过一句话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石。”
谁的鞋子里未曾进过沙石
听到这句话,场内场外所有的听众,全都被这句话中所蕴含的深远意味,弄得沉默了。
沉默的区域中,只有一个声音在响起:
“鞋中沙可去,识中沙难除。自以为告别幼稚的魔法师,识中所进,又岂止是一粒砂石于是,当那一粒粒砂石充满意识的时候,他们其实,已经很难再作举步了。就是勉强举步,也只不过是三步一停,五步一晃,徒作游戏罢了。自以为告别幼稚的他们,其实告别的,不是幼稚,而是成长。”
自以为告别幼稚的他们,其实告别的,不是幼稚,而是成长。
这是怎样的一种惊心震荡
明明是无雨的夜,木罗及沙迦他们,却仿佛听到了霹雳炸响的惊雷。
“所以这一阶段,修炼者的意识,所需要的便是静。当一桶水静了下来,水中的尘泥便慢慢沉淀,当一个人的意识静了下来,意识中的沙石与渣滓,便慢慢浮现。”
“方天尊下,请问,如何静”沉默了良久,木罗才勉强压抑住心中震撼与急切地问道。
方天此时所说的,岂止是第二阶段所用木罗明明在这里,看到了他最为欠缺的地方。甚至于,他都觉得,方天方才所述,便是他之过往。
“静很简单。”方天微笑着道:“据说曾经有一个修炼者用过一个办法,我觉得似乎很不错的样子,木罗阁下不妨随意听听。那就是,以绵塞耳,以布掩目,抛下冥想,弃却感应,三日一食,尽绝世务,如是,半月一月,乃至二月三月,识中渣滓,自会浮现。”
和以前的沙迦一样,面对方天,木罗也已经放弃思考了,只是将方天所说一字一句牢牢铭刻于脑海深处。到得此时,见得方天停了下来,木罗便一刻也难以忍受地问道:“方天尊下,不知第三阶段之远,又是如何”
这一问出,木罗心中又是怦怦乱跳。
“静”已是如此,“远”又当如何木罗的感觉告诉他,那是一个对他极其重要的东西,比什么都重要
似乎是在等待命运宣判的关头,觉得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的木罗听到方天说道:“木罗阁下,曾经有人对一棵大树,说了这样的几句话,我觉得,那就是远了。当然,我只是随便说说,你也最好只是随便听听,不必当真。”
说到这里,方天缓缓地说出了那几句话:“森森直干百余寻,高入苍穹不附林。岂是土壤栽培力自得天地造化心”
t170623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