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圣寿(2 / 2)

攀金枝 萨琳娜 1719 字 21天前

尤其是萧无疾回京后,王棉所能得到的消息,更为隐秘、更为快捷、更为准确。

凉州来使的消息,尚未公开,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这其中就有萧无疾、楼彧等东宫心腹。

事关姜贵妃,与王姮就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棉也就格外关注。

王姮早已得到消息,一是姜贵妃专门命人前来告诉她的,二则是楼彧的消息共享。

“嗯,是阿母的幼弟,还有侄子、侄女、侄孙若干!”

王姮对于姜家人,完全没有概念。

从未见过的亲戚,即便是嫡亲的舅舅、表亲,王姮也不会太过亲近。

在王姮看来,人与人之间,更重要的是是否投契,而非血缘。

至亲如父母又如何,若是“不投契”,那也是冤孽。

“他们已经从凉州出发,由凉州刺史府派人一路护送来京城。”

“阿母托我先给他们弄一处宅院,暂且安置下来。”

“待他们进了宫,见到阿母,最终确定了身份,圣人应该会给阿母一个恩典!”

王姮提到这些,倒没有被麻烦的不满与烦躁。

她是阿母的女儿,为阿母分忧,是她的本分。

且,亲戚什么的,在讲究宗族的古代,并不一定都是拖累。

王姮最善经营人脉,她连陌生人都愿意培养,就更不用说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了。

只要姜家人拎得清、付得起,都不用姜贵妃请托,王姮都会主动帮忙。

这,亦是一种投资,是她庞大人脉网络的一部分。

不过是些许银钱,再耗费些精力,对于王姮来说,都是投资所需要付出的成本。

“圣人会给姜家封爵?”

王棉从姜贵妃,想到了历史上有名的那些宠妃。

比如杨贵妃,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范。

还有武皇,受宠的时候,母亲、姐姐,甚至是外甥女儿,都是国夫人呢。

姜贵妃只有一个幼弟,圣人看在她的面子上,应该会给姜家一个爵位。

奉恩公、承恩公之类的郡公不太可能,毕竟那是皇后的父兄才有的殊荣。

除非李皇后薨了,后宫无后,圣人才有可能格外抬举姜贵妃。

“嗯嗯,阿母提了一句,应该是侯爵,最差也是伯爵!”

“当然,还要看那位姜郎君的人品、才能。若人品、才能都一般,就算圣人抬举,阿母也会婉拒!”

“德不配位,最是危险。自己作死也就罢了,很容易累及无辜。”

姜贵妃好不容易才有今日的尊荣,她无比珍惜。

王姮非常了解自己的母亲。

阿母断不会为了近二十年不曾相见的亲人,影响到自己的富贵、体面。

还是那句话,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不是血缘。

姜家人可以不聪明,却不能犯蠢,继而连累姜贵妃,以及她的儿女们!

姜家最终的爵位,还是要看他们自己。

王棉:……果然啊,真正的权贵,都是利益至上,哪里会顾及太多的感情?!

什么久别重逢,什么骨肉相见,或许会有表面上的抱头痛哭,内里却还是在仔细衡量。

不过,虽然如此真相,透着些许凉薄,却也让一直有些担心的王棉放下心来——

嫡长闺依然清醒到近乎可怕,即便姜家来人是极品,也绝不会伤害到她!

如此,就够了!

王棉只希望自己的嫡长闺过得舒心,其他的,并不在她的考虑范围。

……

七月初十,圣人的生辰,也是大虞朝的法定假日之一。

太极宫、两仪殿等核心殿宇,提前半个月就开始装扮。

披红挂彩,繁华锦绣。

朝中官员、京中勋贵等,有资格进宫参与圣寿宴的人,全都早早就起来。

穿上大礼服,准备好寿礼,就连出行的车架等,也都提前检查妥当。

宽敞的朱雀大街,充斥着各种规制的马车、轿子。

宫门口,早已挤得满满当当。

王姮要守孝,不能外出、宴饮,楼彧便独自进了宫。

圣寿宴设置在两仪殿。

圣人、李皇后穿着大礼服,并排坐在高高的主位上。

下首两侧摆放着一排排的食案。

按照爵位、官职等的品级高低排了远近的顺序,靠近皇帝的,自是位高权重的贵人。

周既明也算是新贵,还有个郡君未婚妻,但,终究只是个低品阶的小官。

能够进入到圣寿宴,亦是看在公主府的面子上。

座位什么的,他只轮到一个靠近门口的位置。

周既明原本还为自己能够参加圣寿宴而高兴,但,当他看到一身郡君礼服的王棉,与侯府世子萧无疾并肩跨过殿门,越过他的位置,一路行前,做到了第二排的时候,周既明的笑容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