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丝路花雨(2 / 2)

所以他一般都是在家。

除了接待那些上门的各色人等,其他时间,就是陪着老婆。

主要就是给老婆做饭,朱琳这周的孕吐反应还挺厉害。

季宇宁是换着花样,按照老婆的口味,给她做些可口的。

再有就是跟老婆一起学习,帮助老婆成为科学家。

“阿琳,咱俩儿干嘛非要看消化内科的书啊。”

“现在国内好像我听说胃病的患者是最多的。咱俩就从这方面入手吧。

我去年为了写那篇小说《人到中年》,到你们协和医院实习,那时候我就看了好多内科方面的书,还有什么医学基础,解剖学,对了还有眼科学,但是内科这方面的书,我当时是看的最多的。”

此时的季宇宁还真是心里在打那个80年代初发现的幽门螺旋杆菌的主意了。

两个人现在是在进行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以便未来准备进入研究状态。

他觉得到时候,那个发现工作,以及后续的一些研究,朱琳完全可以胜任。

其实他也可以参与其中。

现在他有财力,所有的研究条件他完全有能力创建。他现在的学习能力也不在话下。

而且他有前世的记忆,像那个幽门螺旋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当时的那两个医生搞了几十次都不成功,要是季宇宁来,一次就搞定了。

“那行吧,我们协和医院的大内科,是最出名的,大内科的主任现在还是张爷爷,他还一直在门诊呢。

原来我外婆也是内科的,后来才去了产科。

我妈最早也是内科的,可惜很早就去卫生研究所了。

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眼科,我外公就是眼科的大医生。”

其实季宇宁的老娘,最早也是内科医生,只是后来在水木医院,已经快成了那种全科医生了。可惜老娘现在不当医生了。

季宇宁此刻还挺庆幸,他们家有这么多医生。未来他真要搞一个什么研究所之类的,研究方向放在消化内科的胃病方面。家里人也都可以作为助力的。

除了有可能参与其中,更主要的是他们这些长辈的人脉。

10月1日。

京城人民大会堂。

今天是甘省歌舞团参加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的大型歌舞《丝路花雨》在京的第1场演出。

季宇宁一家四口,还有朱琳的父母,以及贺叔秦姨老两口,三家人都来到了人民大会堂,观看这场难得的演出。

此前,《丝路花雨》的首演是在今年5月份,在甘省的金城进行的。

截止到9月底,《丝路花雨》在国内已经演出了40多场。并且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所以,这部被誉为“此舞只应天上有”的舞剧,是十一这一天在人民大会堂进行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