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都是国宝(2 / 2)

“阿琳,今年的螃蟹我来替你品尝吧,那个我吃也是一样的。

咱明年再吃喔。”

老婆听了,白了他一眼,不理他了,低头吃那个抓炒肉片。

10月20日,香江的小姑季海清的信至。

信里提到了季宇宁在9月中旬寄过去的那本计算机语言的专着L语言的英文版。

小姑说,港大出版社已经对这本书进行了专业方面的评估,即将进入出版流程。这本书港大已经决定用作通识课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材了。

港大计算机方面的几位专家,对于这本书的评价很高。

另外,在10月份中旬的时候,国内的十几所已经设立了计算机专业系的大学,有将近一半的学校把这本书用作大学计算机语言的教材了。

这也是港大决定出版的原因之一。

这本书即将在11月份出版,英文名初定为《the L pr Language》。

季宇宁看完信,他知道一旦这本L语言的英文版在香江完成出版,实际上欧美几乎所有的大学,也将会在第一时间知道这本书的存在了。

10月24日,上午。

季宇宁来到新侨饭店,出席由文艺报主办的关于如何反映内部矛盾的座谈会。

整个会议室有大约三四十人,这也就是今天这个座谈会的规模了。

季宇宁看到有不少他的熟人,有文艺报的主编冯老爷子,还有文化部的副部长,主管电影的陈副部长,还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总编韦老太太。

另外他还看到了未来的王部长。年初他们认识的时候,他一直叫王老哥。王老哥在夏天的时候,已经调到京城文联做专业作家,另外还兼了京城作协的领导职务。

还有在北影厂的编剧苏叔阳等人。

大部分人他都不太熟。

因为熟人只有小部分,所以他不怎么想发言。

座谈会上最活跃的是8月份发表了那首盖小楼的那位诗人。这个人姓叶。季宇宁也是头一次见到。一副浑不吝的模样,而且动辄就激动。整个会场就看他在那儿表演了。

季宇宁看过他的诗,他觉得严格说来,他那些诗更像是散文诗,属于分行的散文,没什么诗意。

前世这第1次座谈会,好像不太成功,后来的12月上旬,又开了第2次同样题目的座谈会。季宇宁估计就是跟这位叶诗人有关。

10月27日,周六。

下午,京城大学专门为明天将要参加第4次文代会的所有代表开了一次会。

这个会,更像是欢送会。

杨晦,魏建功,谢冕,费振刚,吴祖缃,林庚,朱光潜,王力,王瑶,季羡林,金克木,闻家驷,章廷谦,曹靖华,还有季宇宁,一共15个代表,坐在会议室里。

“小季啊,这所有的代表里,就是你最年轻,也就你一个学生,这14位老师大部分人岁数都不小了,开会期间你可要照顾一下。

上下楼别让他们摔着,开会的时候通知一下,别迟到了。”

周校长笑着说。

“嗯,校长,我保证照顾好老师们。

老师们都是国宝,这个需要重点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