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中医药调理经期垂涎症(2 / 2)

每日医案 短耳的兔子 1182 字 2个月前

在中医理论中,口涎被认为是脾液的一部分,是脾脏运化水谷和气血的产物。当脾虚时,脾脏无法正常地运化水谷和气血,导致口涎分泌过多,从而出现口涎流出的症状。

此外,肝藏血主疏泄,肝血需要依靠脾的滋生。当脾虚时,肝气会受到影响,导致肝郁。肝郁会引发一系列症状,如乳胀、性急易怒、时喜叹息等。同时,肝郁不能疏泄脾土,脾虚肝郁导致水湿内生,停聚中焦,聚湿而为口涎。

因此,在经期时,肝郁更甚,愈致肝木克脾土,导致经期垂涎量多,状如流水,呈泡沫状。为了治疗这种症状,中医采用逍遥散加减,并加入益智仁来摄敛涎唾。这些药物合用能够疏肝解郁,健脾化湿,从而达到治疗经期流口涎的目的。

逍遥散是中医治疗肝郁脾虚的经典方剂,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的功效。逍遥散的主要成分包括柴胡、白术、茯苓、白芍、甘草等。其中,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白术和白芍具有健脾养血的作用,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甘草具有调和药性的作用。

益智仁则是中医常用的摄涎药物,具有收敛口涎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口涎过多的症状。此外,益智仁还具有补肾健脾、安神益智的功效,对于肝郁脾虚引起的其他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经期流口涎这一症状,中医治疗的方法主要是疏肝解郁、健脾化湿,并辅以益智仁来摄敛涎唾。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以免加重症状。同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