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平安,平安(2 / 2)

混混缩了缩脖子,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少,最后只能灰溜溜的离开了队伍。

远处的茶馆内,赵墨行正为对面之人满上茶。

“沿街叫卖,形似商贩,成何体统,他当自己读的这圣人的书是什么,猪肉吗?”

“何老,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了,我们也没法干预。”

赵墨行不着痕迹的将一颗金豆豆送到了老人的袖口

观察着对方神情的赵墨行立刻就意识到这事情有戏,只是这老头此刻并没有帮他的意思,反而用那被满是褶皱皮肤包裹住的手指点了点桌面。

老不死的玩意,不吃死你。

赵墨行内心暗骂了一句,但是依然恭恭敬敬的将第二颗金豆豆塞到了老人的袖口中。

“何老,您是初云州内的大儒,当年还被菖蒲先生称赞过,他一个小娃娃,若是想要在这里研习学问那还不是需要仰仗您的关照。

我也是不想他这样一个好苗子在这里被埋没了,这整天在外面行商人之事,想必学问是一点也没有学进去。

您就帮忙教育一二,让他专心学业,他的学费我包了。

我就是见不得有学子误入歧途,还请您帮帮忙。”

赵墨行用手指比了个三,老人摸着手中的那两颗金豆豆,心中一热,这意思是等到他帮忙将这小子给弄到书院里面读书去,还能再拿到三颗金豆豆。

他只是一个秀才,虽然这些年教书赚了些钱,也攒了一些名声。

但是耐不住他那颗躁动的心太过火热,家里面的十二房老婆开销实在是有点太大。

最近他新娶的第十三房老婆也快要过门了,嫁妆还差点,这几颗金豆豆来的就正是时候。

此刻理由对方也替他找好了,也怪不得这钱让这赵小子给赚去了,对方办事就是舒服。

老人思索了片刻,在心里打好了腹稿,就将那两颗金豆豆放在内襟里安置好,随后自桌上端了一碗茶,自那茶馆的二楼缓步而下,好一副高人模样。

“字还算不错,倒也配得上这纸。”

老人在梁城内还算有些名望,他教出过三个进士,十余秀才,童生更是近百人。

梁城内不少大户都会请他去学堂讲学,他现在更是自己开办了一间红瓷书院,招募了一些过去的学生。

若不是一场大疫让他手下那些稍微富庶一些的学生都跑出去游学去了,导致他没了收入,他也不至于现在被赵墨行的几个金豆豆请动来这里劝学。

初云州梁城西市跛子街二十三,李三娘……

老人看着那纸上俗不可耐的文字,皱了皱眉。

“看得出来你手底下还算有点功夫在,只是若整日里就将这学问当做了一份营生,荒废了学业,怕是舍本逐末,也辜负了供你来这里谋取前程的父母的期望。”

老人顺了顺胡须,终于那写完了平安二字的祝卿安抬起头看向了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