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薪火相传:破偏见,启女学新篇(2 / 2)

林羽凭借一手好字,在书院门口、街道宣传栏张贴宣传告示。他还主动举办小型讲座,向年轻学子们阐述女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不该被性别左右,女子聪慧起来,能为家庭、为社会创造难以估量的价值。” 学子们听后,纷纷陷入沉思,不少人对女子学堂的态度有了明显转变。

随着叶致远等人的不懈努力,城中反对女子学堂的声音越来越微弱。越来越多的家长带着女儿前来报名,学堂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女子学堂不得不扩大规模,新盖了几间宽敞明亮的教室。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女子学堂举行了盛大的开学典礼。我和小花、媚儿、紫萝也受邀出席。看着学堂里焕然一新的景象,叶致远感慨万千:“仙子,多亏了您当初的妙计,让我们如梦初醒。如今看到学堂蓬勃发展,我打心底里高兴。”

我微笑着回应:“这离不开你们的努力。希望女子学堂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女子,为这世间带来新的希望。”

阳光洒在学堂的庭院里,姑娘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女子学堂真正迎来了繁花似锦的春天,开启了一段改写女子命运的崭新篇章。

暖阳高悬,微风拂过香草街,扬起一阵尘土。魏秀才身着洗得发白的长衫,双手紧紧拎着一刀肥得流油的猪肉,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儿。今天是女子学堂发放夫子月俸的日子,这笔钱让他终于能改善一下许久未见荤腥的伙食。

“秀才公,今儿个咋这么高兴,买这么好的肉!” 卖豆腐的张婶,探着脑袋,脸上堆满好奇的笑容。

魏秀才停下脚步,脸上洋溢着自豪:“张婶,今天女学发月俸了。我这才买些肥肉,回家给母亲补补身子。”

张婶一边擦拭着豆腐摊,一边感慨:“哎呀,你这孩子真孝顺!想当初,你家日子多艰难,全靠你母亲卖绣品苦苦支撑。”

魏秀才眼神黯淡了些许,叹息道:“是啊,那些年,母亲为了供我读书,没日没夜地绣东西,眼睛都熬坏了。要不是母亲咬牙坚持,我哪有今天。”

这时,路过的李大叔拍了拍魏秀才的肩膀:“听说你母亲去霓裳阁上工后,你家日子才慢慢好起来,还买下了现在住的小院?”

魏秀才重重点头,眼中满是感激:“没错!母亲在霓裳阁做事后,工钱稳定,不仅让家里的生活宽裕不少,还存够了钱买下这院子。”

李大叔竖起大拇指:“秀才公,你母亲可真了不起!你可得记得她的好。如今你在女子学堂当夫子,也算出人头地了。”

魏秀才微微皱眉,认真地说:“李大叔,女子学堂可不一般。在这里,我看到了那些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她们聪慧又努力,假以时日,必定能大有作为。”

张婶笑着打趣:“秀才公,你都十九了,也该考虑成家了。凭你现在的条件,找个好姑娘不成问题。”

魏秀才脸一红,挠了挠头:“张婶,我现在一门心思扑在教学上,想多培养些优秀的学生。成家的事,还是等往后再说吧。”

告别众人,魏秀才加快脚步往家赶。推开门,母亲正坐在院子里,借着阳光绣手帕。“娘,我回来了!” 魏秀才大声喊道,“今天买了猪肉,咱们改善改善生活。”

母亲放下手中绣活,嗔怪道:“买这干啥浪费钱,娘吃粗茶淡饭惯了。儿啊,你还是把钱存着,你还没有娶媳妇呢!”

魏秀才走上前,蹲下身子,握住母亲的手:“娘,您为我操劳了一辈子,现在日子好了,该享享清福了。”

母亲摸了摸魏秀才的头,眼中满是欣慰:“儿啊,看到你有出息,娘再辛苦也值得。”

魏秀才紧握着母亲略显粗糙的手,目光坚定:“娘,您瞧,如今我在女子学堂当夫子,收入稳定,往后日子只会越过越好。您为这个家付出太多,这顿肉就当是儿子的一点心意。”

母亲轻轻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疼惜:“娘知道你孝顺,可成家是大事。你要是娶了媳妇,娘就算现在天天吃素,心里也是甜的。” 说着,她的目光落在院角那株含苞待放的月季花上。

魏秀才顺着母亲的目光看去,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娘,我现在还想多在学业和教学上钻研,为学生们多做点事。等做出一番成绩,再成家也不迟。女子学堂里的学生们都勤奋好学,我可不能辜负了她们的信任。”

母亲抬手,温柔地抚去魏秀才肩头的灰尘:“娘懂,我家孩子有抱负。但这人啊,总要有个家。等你忙完这阵,也别耽搁,遇着合适的姑娘,千万不要错过。”

魏秀才点点头,起身走到一旁,将猪肉挂好:“娘,您放心。我心里有数。对了,您在霓裳阁工作还顺利吗?有没有人刁难您?”

母亲微笑着摇摇头,拿起绣帕继续穿针引线:“霓裳阁的大家都和气,活儿也不累,工钱又给得足。多亏了这份工作,咱们家才能过上好日子。” 阳光洒在她的银发上,泛起一圈柔和的光晕。

魏秀才走到母亲身后,轻轻为她捶背:“娘,等我攒够钱,咱们换个更大的院子,让您住得宽敞些。”

母亲停下手中的活,反手拍了拍魏秀才的手:“傻孩子,现在的院子就挺好,娘不图住得多大,只要你平平安安、有出息,娘就知足了。”

这时,一阵微风拂过,院中的月季花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清香,为这对母子温馨的对话,添上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